】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马来西亚概况
http://www.CRNTT.com   2009-11-09 13:58:40


 
  马来西亚行政区划

  马来西亚一共由13个州属(马来语为Negeri)和3个联邦直辖区(马来语为Wilayah Persekutuan)组成。

  马来西亚地理
 
  马来西亚地图马来西亚主要有中间隔着南中国海的东马来西亚及西马来西亚组成。马来西亚大部分的沿海地区都是平原,中部则是布满茂密热带雨林的高原。最高山峰是处于沙巴州(马来文:Sabah)的京那巴鲁山(马来文:Gunung Kinabalu,山又名“中国寡妇山”或“神山”,为东南亚最高的山峰),海拔4095米,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长高。马来西亚靠近赤道,气候潮湿炎热,属赤道多雨气候。每年四月至十月间吹西南季候风,十月至二月间吹东北季候风,但季风现象不显着。

  布城(Putrajaya)是一个新建立的政府机构中心,建立的目的主要是舒缓马来西亚最大城市吉隆坡的交通阻塞。首相署在1999年开始迁至布城,预料将在2005年搬迁完毕。吉隆坡依然是国会所在地及国家商业及经贸中心。其他主要城市包括槟城,马六甲,新山及怡保。

  西马来西亚(或称马来半岛)位于赤道北部,经度大约介于100度至119度之间,纬度09度,邻国有北部的泰国和南部的新加坡。而东马来西亚则在婆罗洲上的沙巴、砂拉越两州所组成,总面积为32万9750平方公里。婆罗洲上还包括了汶莱和印尼的加里曼丹。

  马来西亚经济
 
  马来西亚是个中等富裕的国家。在新经济政策下,它在1971年直2000年期间从一个原料出产国转换成一个新兴的多元工业经济。经济成长主要依赖制成品出口,尤其是电子制品。因此全球经济萧条及信息供给的衰退对马来西亚带来的打击尤其大。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0.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出口量下降了11个百分点。然而,有效的经济振兴配套让马来西亚得以减轻经济危机的打击。

  吉隆坡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此在或低于3百分点的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加上其充足的外汇储备及较小的外债使类似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经济萧条再次发生在马来西亚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小。虽然如此,面对着竞争能力不足及高债务等问题的大企业为马来西亚经济远景带来负面影响。

  马来西亚主要的股票市场是吉隆坡股票市场及MESDAQ(科技股市)。

  现今马来西亚逐渐发展旅游行业。马来西亚汇率不高,而马来西亚本身拥有取自多国的特色和三大种族连接的文化,来吸引观光客的旅游玩乐,赚取外汇提升国家经济。

  马来西亚人口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国家,主导政治的马来民族占总人口的大多数。根据宪法规定,马来族都是穆斯林(伊斯兰教徒),但其他种族并不受这条例的约束。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的华裔在经济及贸易领域扮演主要角色。印度裔马来西亚公民占总人口的大约7%,其中包括印度教徒、穆斯林、锡克教徒、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及佛教徒。大约85%的印裔是泰米尔裔,其他则是格拉拉裔,锡克裔及雀替尔(chettiar,即放债者之意)裔等。据2005年马来西亚政府统计,马来西亚人口中约有58%属于穆斯林、22.9%属于佛教徒、11.1%属于基督徒(包括新教及天主教)、6.3%属于印度教徒、2.6%属于道教徒、其余属于锡克教徒、巴哈伊教徒、万物有灵等。

  超过一半的砂拉越居民及66%的沙巴居民是非马来土著。一小部分的非马来土著也居住在马来半岛。非马来土著包含数十种族群,但他们都由某个程度上的共同点。直到二十世纪,大多数土著还抱有传统信仰,但许多土著已转为穆斯林、基督新教徒及天主教徒。

  其他的马来西亚人民是欧裔、中东裔、柬埔寨裔及越南裔等等。欧裔及欧亚混血人民包括英国殖民者后裔及一些葡萄牙殖民者后裔。中东裔人民则大多是首先将伊斯兰教传至马来西亚的阿拉伯人后裔。一小部分的柬埔寨及越南以国民作为越战难民迁至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大约两千万的国民居住在马来半岛。

  1969年5月13日马来西亚爆发了主要是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种族冲突,史称513事件。

  马来西亚文化

  马、华、印各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政府努力塑造以马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文化,推行“国民教育政策”,重视马来语的普及教育。华文教育比较普遍,有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教育

  实施小学免费教育。2003年、2004年教育经费开支约190.33亿林吉特和215.17亿林吉特,2005年教育经费预算为231.1亿林吉特。2003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10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为95%。每18名小学生一名教师,每16名中学生一名教师。全国有马来亚大学、国民大学等九所高等院校,近年来私立高等院校发展很快,有私立学院662间。2003年在校大学生29.05万人。全国共有470多家公共图书馆,藏书1130万册。

  2006年起,百分之三十的大学预科班学生被提供两年的课程。不是所有的大学预科班申请者被允许就读大学预科班。遴选条件并没有被公开声明。百分之九十的大学预科班学额保留给'土著,剩余的百分之十保留给非土著。大学预科班的课程并不像中学六年级的课程那样严格。大学预科班课程面对一些批评因为大家一致同意大学预科班的课程比中学六年级的课程容易许多,被用来帮助土著学生轻易地进入本地公共大学。

  新闻出版

  约有50份报纸,用8种文字出版。主要报纸有:马来文的《马来使者报》《每日新闻》《祖国报》;英文的《新海峡时报》《星报》《马来邮报》;华文的《光华日报》《南洋商报》《星洲日报》等。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简称马新社)是一个半官方的通讯社。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属官办,建于1946年,拥有6个广播网,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广播。马来西亚之声电台建于1963年,用马来语、阿拉伯语、英语、印度尼西亚语、缅甸语、他加禄语和泰语等8种语言对外广播。马来西亚电视台属官办,建于1963年,设有两个频道,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播放。另外还有第三电视台(TV3)、八度空间(8TV)和NTV7三家私营电视台。1996年开办了Astro卫星收费电视频道。(来源:维基百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