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用“大豆逻辑”来看看中美贸易战
http://www.CRNTT.com   2019-02-24 14:40:38


 
  我查过有关资料,我们国家一年有9000多万吨,差不多90%左右的大豆,要从国际市场进口。

  进口的大豆的用途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榨油,一个是饲料加工(用榨油剩下的豆粕去养猪)。

  国内的大豆,现在主要是发豆芽,磨豆腐,可能凉拌毛豆还有一点。

  总之是需求缺口太大,而具体用途区分明显,进口大豆这部分需求,很难从国内获得替代。

  2018年,因为中国和美国打贸易战,中国大豆进口量为8803万吨,减少了7.9%。

  主要就是美国豆子的进口量下降了,进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9553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3258万吨,从巴西进口5093万吨。

  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8803.1万吨,同比减少7.9%。其中,从美国进口1664万吨,下降49.4%,占18.9%;从巴西进口6608.2万吨,增长29.8%,占75.1%。

  可以看到,减少对美国大豆的需求,目前尚不能完全找到替代对象,补足需求缺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