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郑宇硕 戴耀廷勾美密函曝光
http://www.CRNTT.com   2018-09-08 09:44:46


郑宇硕向戴耀廷称“美国民运人士杨建利很热心支持占中,请与他联络。他想动员美国方面的支持。”(图片来源:大公网)
  中评社北京9月8日电/开学了,大专院校学生会领袖们接二连三藉开学礼播“独”,成为舆论焦点。这些学生都与四年前的非法“占中”有关,“占中”影响了他们的思想,祸延至今。

  大公报获得的文件显示,“占中”是乱港分子与外力里应外合的变天阴谋。流亡海外的反共人士正是幕后黑手之一。策动“占中”的郑宇硕、戴耀廷向美、英募得款项后,郑宇硕拉拢海外反共人士杨建利做密使,让美国反华势力介入。郑宇硕与杨建利的往来电邮揭露,杨建利在美发动“启动美国白宫”压力运动,制造“占中”国际舆论,充当美国国会与港“占中”领袖的中介人,力邀“双学”黄之锋和郑宇硕、陶君行等人访美,趁机与美国政要和特别部门接触,商讨“占中”事宜。

  海外反共人士杨建利与郑宇硕认识多年,早于2012年郑宇硕赴欧洲筹款时,曾于电邮表示在德国“意外碰到杨建利”。2014年9月“占中”蓄势待发,杨建利给郑宇硕的电邮,揭示两人一早密谋“里应外合”,为“占中”开路。

  2014年9月6日署名Jianli的杨建利,透过私人电邮帐户yangjianli001@gmail.com向郑宇硕发电邮称“这是我跟你谈过的‘全球和平香港行动’,请联络学生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使我们一起公开发起行动,我正计划下星期一开始。”(This is the Peace Hong Kong Initiative I talked to you about. Please secure Hong Kong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NGOs so that we can publicly launch it together as originators. I am aiming at next Monday to kick it off.)

  电邮详列“和平香港行动”的三项具体内容,分别是“启动美国白宫‘我们─人民’请愿机制,敦促美国政府向北京和香港当局表达坚决反对任何可能对和平示威的香港市民进行武力的立场……”、“游说美国国会促其给奥巴马总统施加压力”及“倡议世界各地的朋友在所在国开展类似的活动”。

  郑便条促戴耀廷联系杨建利

  翻查当时报道,内地维权律师滕彪等人与海内外29个民间组织发起“和平香港行动”,在海外发起签名运动,向美国白宫请愿,并游说美国国会向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施压,要求他表态支持“占中”,原来黑手正是杨建利。

  不过,郑宇硕阵营内讧令事情起波折,9月8日他回覆杨建利的电邮,直指“亲生仔”真普联过于保守,一张郑宇硕手写给杨建利的便条,写明“真普联大多数成员组织不愿意与美国方面共同行动”,郑遂转移拉拢“占中三子”。

  同日,郑宇硕以手写便条给“占中”搞手戴耀廷,要求戴联系杨建利,更表明想动员美国方面支持。

  10月“占中”刚爆发,在美国的杨建利积极找寻“战略”伙伴,与郑宇硕里应外合。2014年10月7日杨建利向郑宇硕引荐总部设于华盛顿Victims of Communism Memorial Foundation(“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行政总监Marion Smith来港,直言“He is very much concerned and supportive of the on-going Hong Kong democracy movement of which you are a major leader”(他非常关注和支持正在进行的香港民主运动,而你是一位主要领袖。)

  杨建利于电邮中表示,Marion Smith将于一星期内来港,希望郑宇硕届时与他会面,形容“I believe that, after witnesssing the movement, Marion will emerge in an even stronger international voice for democracy in HK. ”(我相信当见证过运动,Marion会挺身为香港的民主发出更强大的国际声音。)翌日,即10月8日,Marion向郑宇硕发电邮,邀约郑午饭。

  “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是美国国会打击共产主义的组织。1993年美国国会一致通过,称要教育美国人了解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历史和遗产,成立“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该基金会负责在华盛顿特区建立“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碑。

  1993年,Rohrabacher和参议员Jesse Helms提出了1993年“友谊法案”的修正案,该法案由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成为法律,批准建立纪念碑。现时“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主席李爱德华兹,是美国教育部辖下华府智库组织B.Kenneth Simon美国研究中心的重量级代表人物。

  杨建利又借助英国媒体把“占中”带上国际舞台,曾透露每日与“占中”学生联系,不过其后反口。

  杨建利当乱港派与美政客密使

  2014年10月21日,BBC纪录片Oslo Freedom Forum:The school for revolutionaries访问杨建利,杨称要尽任何可能方法避免流血事件发生,记者Laura Kuenssberg于节目Newsnight中指出:“在这里(奥斯陆自由论坛)的社运人士积极帮助香港学生筹备正在进行的示威”、“杨建利每日接触学生(has been talking to the Hong Kong students on a daily basis),恒常地(regular basis),几乎每小时(an almost hourly basis)。”

  十一月,“占中”踏入尾声,形势渐走下坡,郑宇硕邀请杨建利为华人民主书院撰写文章。同期已密联“双学”的杨建利,亦为黄之锋、郑宇硕、陶君行搭线勾连美国的反华势力,为“占中”善后教路。

  2014年11月4日,郑宇硕向杨建利发电邮,邀请杨撰写中国评论,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陶君行、何俊仁等有意扩充现在的网上电台,以拓展民主运动的影响力。”

  2014年11月19日,杨建利同时电邮郑宇硕、陶君行、黄之锋,提及美国国会与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以“香港民主的未来”为题召开问题听证会。杨建利说:“假如有雨伞运动的领袖或骨干来到现场,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美国于“占中”期间一直高调干预香港内政,2014年11月13日,美国参议员施罗德布朗联同另外五名议员,提出恢复“美国─香港政策法”的S.2922号法案,关注香港高度自治和普选云云;一星期后,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干涉香港内政,前港督彭定康透过视像会议作证。

  当时有传媒引述“美国国会消息”指,有“中介人”在香港与学联接触,杨建利承认自己就是该“中介人”。

  (来源:大公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