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报道显示,青岛海水稻最重大的技术突破在于可用含盐6‰的咸水直接灌溉且产量大幅提高。表面看,用淡水稀释海水可节约一定水资源,但有专家对其实际生产效果表示疑惑。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邢军武认为,将珍贵的淡水掺杂进海水,会使淡水资源受到污染。在大田生产中,农民如何能准确勾兑出含量为6‰的灌溉水也是个问题。“海水稻在全育期是否灌溉了含盐6‰的咸水,缺乏相应的证据。”他说。
张国栋介绍,实验阶段研究品种的耐盐性,必须有稳定的盐度配比。由于试验田在海边,取水比较方便,“但这不意味着实际生产中也需要用海水和淡水混合为6‰的海水灌溉,而是直接采用盐碱地上的半咸水”。
凌启鸿在文中指出,“将含盐量3.0%~3.5%的海水稀释为0.6%的灌溉水,淡水比例应占80%~83%,表明耐盐水稻品种还是要用充足的淡水灌溉作栽培保证”。
记者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获得一份答覆材料称,我国大部分盐碱地分布区域淡水资源缺乏,但在地表径流中存在很多含盐度在0.2%~0.6%的传统农业无法使用的边际水,海水稻有望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大规模生产。
但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盐碱地区域能利用的“边际水”资源有多少仍不确定,因而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该技术还需进一步论证。
争论三:夸大品种作用?
关于海水稻的名称夸大了耐盐育种的作用,张国栋回应说:“海水稻需要配套一系列的盐碱地改造措施和相应的质保体系才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例如他们采用的“四维改良法”盐碱地稻作改良技术,就构建了一套针对海水稻改良盐碱地的技术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