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成功可复制!听火箭军“兵王”讲他们的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20-06-15 09:49:18


一级军士长卫松(中)在专业上进行传帮带。
 
  卫松,旅里首屈一指的“导弹通”。台下,有260余名官兵是他手把手带出来的,现场鼓掌最热烈的刘波和卓浩2名三级军士长,都是他的“高徒”。站在台上,他挺起胸膛,用洪亮而短促的声调,对着2000余名官兵,讲述自己的故事。

  翻开卫松的履历,记者发现,这是一个“破茧成蝶”的故事:当兵28年,23次参加各级比武斩获头名;参与研制的某型号导弹测试发射模拟仿真系统,喜获全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与编写的《某型导弹控制系统操作规程》,作为教材在部队推广应用;培养的专业号手中,30余人考学提干、20余人入选基地技术尖子人才库……

  因为文化基础薄弱,这位一级军士长曾与“军官”失之交臂。后来,因为工作成绩突出,他两次被列为提干对象,但最终未能如愿。身边的领导、战友为他感到惋惜,担心他“扛不住”。没想到,他用一次次跨越证明自己:“既然当不了军官,那咱就当最好的兵!”

  部队转型之初,为实现“没有装备能训练,有了装备能打仗”的目标,旅里成立了模拟器材开发小组,让第一批接触某新型导弹的卫松负责控制专业模拟器材研发。卫松反覆请教专家,自己画图纸、做方案,最终研制出第一套模拟训练器材,实现了“没有装备能训练”的目标。

  新装备列装后,为尽快熟悉新装备,卫松制订了超强度、满负荷的学习计划。有以前理论功底作支撑,他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全面掌握了某新型武器控制系统基本操作方法,300多张原理图熟记于心,并为旅里培养出一大批叫得响的专业人才。

  和卫松一样,该旅发射一营二级军士长张雷,也曾有个“军官梦”。

  张雷所在的新兵连是在一个部队农场度过的。他们每天的训练内容,就是一个班装十几车大豆、小麦运往山下粮库,剩余时间打扫厂区积雪。

  当时,张雷产生过怀疑,是不是当兵这条路走错了?后来想一想,“路是自己选的,说什么都要走下去。”在农场工作两年后,团领导把他作为“定向生”培养。没承想,那年农场撤编,张雷的“军官梦”化为泡影。

  农场撤编后,张雷被交流到该旅,成为发射一营的兵。一度,他成了营里的“老大难”:单杠、双杠上不去,5公里越野需要人拽着跑,队列会操常出错,专业理论学习跟不上……

  “在一营,得靠素质立身。”有一天,战友直言不讳地对张雷说,“你这素质,估计在一营待不长。”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已被人忽视。他再次想起那句话:“路是自己选的,说什么都要走下去。”他主动向新兵看齐,公差抢着干,体能加班练,专业用心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张雷不仅当上了班长,还担任了专业指挥。此后,在上级组织的群众性练兵比武中,张雷带领专业组多次拔得头筹。

  从低起点迈步——

  “眼是最高的山,脚是最长的路,心是最准的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