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香港教育制度是为了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
传统考试文化根深蒂固新概念需时消化接受
刘乃强:那么有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就是最后各科终究都要考试的嘛,考试如何去评核呢?
孙明扬:公开考试方面,需要顾及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说不要一试定终生,因为难以避免有的学生可能会在一次考试中失手;因此有人认为,公开试之外,应辅以考生平时的成绩作参照。比如美术、音乐等等,不是仅仅凭考试,或者单单奏几段曲,而是要看平时的功课的。
刘乃强:讲回公开考试的部分,以前的方法有改变,就通识来说,又要你思考,又要你辩论、消化,那么这部分是如何在公开的考试中客观的评核到的呢?
孙明扬:通识科的评核着重考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亦需识别不同观点背后的价值观,并为自己所持的立场提出理据。至于校本评核则会在老师的指导和持续评估下进行,学生必须在探究过程中展示不同的能力,同时要完成研究报告,提出评鉴和反思。
刘乃强:即不像以前那么简单,复杂很多了。那么,家长是怎样看待这个新学制的呢?
孙明扬:对于新学制,的确有部分家长还是不太瞭解其中的变化和理念,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说,我们的科举考试延续了几千年,这种考试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所以,我们非常着重推广新学制,经常会举办家长讲座,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
文凭试取代中学会考评核更客观具延续性
刘乃强:今年是最后一次旧制的考试,新制考试要在2012年了。你对2012第一次新制考试有什么看法和期望吗?
孙明扬:今年是最后一届中学会考,是完成五年中学课程的公开试,将来学生完成三年初中及三年高中,就会应考新的中学文凭试,第一届在2012年举行。
文凭试评分方法有所不同,以前会考有合格和不合格,分优良。新学制有五种不同等级,5是最高等级,5*或5**则是最优秀的,每一个级别都有清晰的能力描述,展示该等级的成绩达至那种的能力水平。
刘乃强:就是说,不像以前会考,每年的“优”都是不一样的标准的。将来不管哪一届的考生,取得哪一级的评分,就代表哪一级的相应能力。
孙明扬:对。这样的评分标准具延续性,比较准确。所以说,新的文凭试跟会考不能直接比较,因为是不同的东西。
刘乃强:中学改制刚推行,小学的成果又如何呢?
孙明扬:学制的改革是十年前开始,我们的改革跟英语国家的教改是一致的,目前我们差不多是做得最彻底的--我们可说是先行者--全世界都没有像我们走得那么前,做得那么深入和广泛。所以,外国很多时候都会参考香港的经验。
在一些国际的学生能力评核中,我们的成绩是非常好的。总体来看,芬兰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他们资源充足,成绩也好。而香港的成绩,排名紧随芬兰,有某些指标则比芬兰还要好。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自满。但我认为,香港的教育按现时改革的模式发展下去,方向应该是正确的。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0年7月号,总第15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