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设计方面也有提供全面的支援计划,成立了“设计智优计划”,支援各项推动设计发展的项目。我们每年举办的设计营商周更取得骄人的成绩,越做越好,现在已经在国际间建立了品牌,设计只以能参加香港设计营商周为必不可失。前两年分别邀得意大利、荷兰合办,今年我们会与法国合作,明年则与日本合作,是设计行业公认的国际盛事。在已有“设计之都”之名的基础上,再迈向把香港提升为创意之都。
至于动漫和网上游戏等新兴产业,现时内地有很多的网路游戏和卡通人物都很受欢迎,若能打开内地市场将会是商机无限。我们拥有不少具备这行技术的人才,要发展离不开祖国的庞大市场。
政府创造硬体条件支持创意产业
刘乃强:动漫业你们会有些什么新的政策出台呢?
刘吴惠兰:我们有很多出色的漫画家,也拿过不少奖项,但需要培植接班人。这个是网路的年代,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年青一代皆掌握电脑技术。但由于数码技术所需硬体相对昂贵,我们在数码港设立的数码媒体中心,就大派用场,中心设有最先进的电脑软硬件可制作多媒体数码汇流、影像制作、虚拟实景、三维视像、动漫CG等,中心提供租用甚至免费使用的服务,还举办培训班提供廉宜办公室等,让同道的创业青年人,结成组群,互相交流,激发思维。要把创意转化为产业,就要设想一盘生意模式,数码港会为他们提供所需支援,如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法例、申请版权等,以及为他们安排机会接触投资者。
除此,为了让年青人多接触及瞭解视觉艺术。我们从电影发展基金拿出一部分资金制作了教材,放进高中课程。除了学校课程,我们希望鼓励年轻人多跟社会接触,而不要只埋首书本,“334”学制(即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和通识教育是一个好的契机,可帮助年轻人活学活用,活学的过程包括扩展视野,所以我们也有资助学生到外国实习交流。
业只方面,要瞭解他们的需要,从而提供适切支援。从事设计的,最重要有地方展示他们的作品,我们计划活化荷里活道的旧警察宿舍,打造成一个创意文化的聚集地,不单要引入创意人才,还要让他们的创意构思向市民和游客展示。譬如透过举办时装表演设置“香港设计廊”来推广我们香港设计师的精心作品。
建筑也是创意的展示,政府连续两届资助建筑师学会到威尼斯参加建筑双年展让香港建筑师的成就展示在国际建筑只的平台,我们应用的建筑技术其实不但是设计本身,物料、环保、节能等等,都给予建筑师很大的发挥空间。尤其是香港那么小的地方,要容下700万人居住,我们的建筑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还有出版只,我觉得印刷也是我们需要鼓励的一个创意产业,你看书本的设计,所用的纸张和钉装等等,都包含无限创意。
特首提出的六大产业,还包括创新科技。有很多批评说我们在科研方面投入不够。对比欧美先进国家,我们的确不多。但是不是因为香港没有人才做科研呢?我想未必,我们的大学内有的是人才,科研成就也不少,他们从事尖端科研,也有应用科研。
科技大学朱经武校长说过,有很多尖端技术有待应用,但有没有企业可以承接得到呢?香港企业98%是中小企业,资本有限,成立自己的科研部门相信有难度,针对香港的产业结构,我们成立了5所研发中心,包括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系统的研发中心,后者对香港物流业的发展尤为关键。此外,我们应用RFID,即无线射频技术,成绩斐然。“八达通”卡扬名海外,我们机场处理行李系统也是应用无线射频技术,这都是香港成功研发的技术应用,只不过是大家忽略了。
香港人对科技水平有些自我低估
刘乃强:我们香港人有点低估了我们科技,其实我们是很成功的。
刘吴惠兰:对,为什么我们下了这么多功夫,社会却感受不到呢?我相信可能需要多做一点宣传,以我们的科技园为例,需要提高市民对科技园的认识,科技园举办的开放日、和与学校及团体举办的活动有助提高科技园的知名度。
我们亦要透过多讲、多引成功例子给那些默默耕耘,不断努力的人鼓励和肯定。
刘乃强:是的,有的全世只都知道的香港的成就,反而我们香港人自己不知道。
刘吴惠兰:对,我外访时接触到的人无论是官、商还是民间,都对香港有高度的评价,我们需要继续努力,让香港市民也看到我们自己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刘乃强:我想提一下,我们跟内地合作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融合问题--“Integration Without Harmonization”--在融合中协调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很多标准跟内地都是不同的,比方说什么叫做生物科技,其实大家说的都不一样,我们不需要再创一个自己的系统出来。
刘吴惠兰:说起标准,正好带出检测认证有关的工作。特首将检测认证纳入六大产业,加以推动,我们已宣布会成立一个测检局,9月底召开第一次会议,用6个月时间制订一个三年计划,推展这方面工作。
我们首先要清楚现时行业的具体情况,其次是测检的标准,一定要符合国际标准,商品货品的贸易才能流通,香港一定要达致最高的标准,测检工作要确保可信性和可靠性。
随着食物标签法实施,测检只可以为入口商提供测检服务,确认标签标示的成分。有很大的商机。
刘吴惠兰小档案
刘吴惠兰女士在2008年7月12日获任命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于1976年10月加入香港政府政务职系,曾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曾任信息科技及广播局副局长、市政总署署长及食物环境卫生署署长,并于2002年7月至2008年7月期间先后出任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常任秘书长(环境及运输)、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规划及地政)及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通讯及科技)等职。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9年11月号,总第14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