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国家发改委:突破电价市场化改革瓶颈
http://www.CRNTT.com   2021-10-12 14:01:03


 

  伴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常规和新型储能资源尚难经济性、大规模发展的条件下,在日益频繁的极端气候等冲击威胁下,电力系统特性的变化决定了电力系统的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必须合理配置多种电力资源类型,并引导投资发展。

  电价传导的顺畅将有利于完善电力市场的价格体系。煤电和煤炭对电力供应安全的支撑作用尚未明显弱化,电力供应安全仍需煤电支撑,从而需要相应服务价格,除电量价格外,还包括辅助服务和容量等价格等的支持;新型电力资源,特别是新型储能也需要相应电价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持续发展需要绿色和绿证价格信号激励;终端用能品种和服务业态的丰富,同样需要依靠合理电价作为参照基准,等等。

  要准确发现各类价格信号,就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

  一方面,要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协调好现货市场与中长期交易的关系。在现货试点整体进展相对缓慢的背景下,《通知》无疑会为试点提供更大探索空间。同时,市场化主体的扩围也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双轨制”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减少现货试点的阻力。

  另一方面,要解决目前电力市场建设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成本仅在发电侧内部分摊,辅助服务市场不健全;二是缺乏容量机制,容量充足性和容量灵活性保障均缺乏有效激励。制约两类机制建设的障碍恰在于电价传导不畅,因此《通知》的出台有利于两类机制的构建,保障系统可靠性,从而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增强抗风险能力,特别是承受持续极端气候(比如持续无风、持续雨雪)冲击的能力。

  其次,电力零售市场建设将迎来新一轮契机。

  分电压等级放开用户进入市场是国际电改的通行惯例,一方面用户进入市场的组织方式和相应监管制度完善均需要过程,二是不同用户适应市场化交易的能力存在差异,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往往缺乏意愿和能力。可以看到,这两个方面在《通知》中均给予了考虑。当然,这也给售电侧市场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售电公司必须增强用户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相应的零售监管制度也需要相应健全完善,以保障市场平稳运行,降低用户交易成本,保障用户正当权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