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兼所长王信贤。(中评社 张嘉文摄) |
中评社台北11月8日电(记者 张嘉文)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兼所长王信贤8日在马英九基金会举行的“马习会三周年政策研讨会”表示,面对对岸的各项“磁吸”措施,我们发现政府多是“这不准、那违法”的膝跃反射回应,如对岸“三十一项措施”,政府虽提出反制措施,但多被解读为多负面惩罚而少正面劝诱,同样在“居住证”议题亦然。此不仅无助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让民众认为政府对两岸事务的治理能力不足,进而扩大民众与政府的矛盾,因此,政府回应应着重“正面劝诱”而非“负面惩罚”。
马英九基金会7、8日两天在台湾大学法学院举行“马习会三周年政策研讨会”,探讨两岸关系何去何从,今天进行第二天议程,第一场是探讨两岸经济社会方面,由前陆委会副主委、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祖嘉主持,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兼所长王信贤,以“两岸社会文化交流与政策互动”为题引言。
王信贤表示,2016年是两岸青年交流的转捩点,整体来看,陆生来台交流的人数由盛转衰,但台生赴陆交流的人数却不断增加,突显两岸青年交流的场域逐渐向中国大陆倾斜。在两岸关系处于僵局之际,中共刻意对陆生来台加以限制,并藉由提供台生赴陆进行各式各样的暑期交流活动、企业实习的机会、放宽台生赴中国大陆高校就读的门槛、就业创业优惠措施等方式,且给予交通、生活费用、活动费用等补贴,提高台生赴陆交流的意愿,使得近两年来,两岸青年交流呈现台湾冷淡,大陆热络的景象,局势有所反转。
王信贤说,正当两岸学生交流人数持续紧缩之际,近来大陆由“国安”、宣传部门透过央视大肆报道台湾情治人员吸收陆生间谍事案,在两岸民间引发热议,此举也严重影响陆生来台意愿。
反观台生赴陆交流的人数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根据陆委会统计,自2011至2017年,每年赴陆求学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433、1858、2314、2259、2137、2183、2567人。在企业实习方面,在大陆政府 “鼓励” 下,许多企业积极配合,甚至补助食宿费用、享有实习津贴以及高额奖学金,而在Fintech、网路与传播等相关行业,更吸引台湾年轻学子的目光。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两岸青年交流的主导权慢慢往中国大陆方向滑动。
王信贤表示,由近期大陆对台社会文化政策可看出,对青年世代、高端人才的吸引是其重心,跨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各项优惠措施推陈出新,也让执政的民进党政府左支右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