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20日电/1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 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要求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要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
广州日报发表评论员 谭敏文章表示,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中国一直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实行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中国早就明确,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也明确指出,“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明确提出六种严禁的耕地“非农化”行为。
文章称,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成效显着。据报道,从2004年开始到2019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六连丰”。去年,中国粮食产量1327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1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信息,今年秋粮增产已成定局。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粮食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证把“中国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可是,作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这根弦永远都不能放松。从国际形势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已对粮食安全发出警示。从国内情况来看,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正因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 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再次重申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章认为,耕地“非粮化”比“非农化”更值得引起重视。长期以来,对耕地红线的强约束性以及不断完善的制度,使得城镇化过程中违规占用耕地的“非农化”现象已经能够得到有效监控。而“非粮化”则因为在利用类型上仍然属于耕地,单纯依靠耕地数量很难有效管控,必须对耕地的实际使用和功能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
而且,耕地“非粮化”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从国际经验看,耕地“非粮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中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换代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食物结构呈现主粮比例降低、结构多样化等特征。耕地保护也应该正视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这一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必须看到,耕地“非粮化”的原因在于种粮经济效益低,有些农民会选择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因此,必须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与发挥比较效益的关系。
文章指出,保障农民的积极性,是遏制耕地“非粮化”、守住粮食安全的内生动力。除了要加强对耕地使用的监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用好政策指挥棒,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让种粮农民有甜头有盼头。比如,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一关于农村土地的重磅政策,就带给广大农民及农村经营主体稳定的良好预期,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此外,要用好种粮直补杠杆。用于种粮的补贴,要补到真正种粮的农民手中。对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不应再给予补贴,以此来强化种粮导向。
“仓廪实,天下安。”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住粮食安全,就要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把14亿人口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