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京津冀三地政协:构建生态资源保护共同体
http://www.CRNTT.com   2021-10-12 11:29:34


 

  推动区域重点领域深度调整

  北京市政协调研发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此外,北京市近年来推动区域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区域法规、标准仍存差异,影响了三地对污染物排放的管控。亟须国家层面立法出台京津冀地区统一的法律法规,为区域协同治污提供法律支撑。

  牛青山在发言中指出,应推动区域重点领域深度调整,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构建区域绿色交通体系,推动区域货物运输“公转铁”。推动整体加大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动绿电进京输送通道和配套电力调峰储能设施建设。强化区域生态功能建设和首都生态涵养功能,共建张承地区生态水源林。此外,要进一步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领域统一立法,聚焦机动车管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水污染物排放等重点领域,配合完善适用于区域的国家环境标准体系。

  天津市政协

  构建水资源保护利用共同体

  天津市政协调研发现,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9,是我国缺水最严重、面临缺水风险最大的地区之一。三地区域水生态空间管控、跨界水体联合保护仍需强化。

  赵仲华在发言中建议,构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共同体,建立宏观统筹机制,明确水资源短缺情况下取水优先等级和保障用水的先后顺序、取用水量及应急处置方案。根据水系的重要性及开发治理难易程度,规定河湖水质改善的先后顺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