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福建安溪:一枝一叶做文章
http://www.CRNTT.com   2023-09-08 09:59:42


 
  “钱拿到了,我们添置、更换了部分老旧的茶叶加工设备,再过一个月左右秋茶采制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面对当地纪检监察干部的回访,某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兴地说。

  今年5月,安溪县纪委监委涉茶产业监督专班对茶叶专业合作社补助资金落地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部分乡镇下拨资金不及时问题。监督专班一方面开出督办清单,督促整改落实,另一方面,开列监督清单,由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会同乡镇纪委,以“组地”联动监督的方式开展“二次督查”,确保补助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发挥应有作用。

  “合作社是茶叶规模经营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日常监督的重点。”西坪镇纪委书记谢杰峰介绍,在具体实践中,他们紧盯合作社奖补资金发放、职能部门技术支持服务等有关情况,着力发现扶持茶产业相关工作中不积极履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推动解决茶农的揪心事烦心事。

  “我把自家的一亩多茶园流转给合作社统一管理,平时就在合作社干活,一年下来,工资收入和分红收入起码有4万多元,比以前强多了。”已经在德茗茶叶专业合作社工作的老王对此感受颇深。

  老王曾经是一名贫困户,虽然在几年前就脱了贫,但由于文化水平低、自家茶园少,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打零工,很不稳定。去年,谢杰峰在一次“访民情”中发现这一问题后,向镇党委反馈。后来,在镇相关部门的协调下,老王加入了德茗茶叶合作社,并被聘用为茶园管理员,收入有了新的保障。

  “群众加入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既能拿分红,还能得务工费。”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程荣说,经过发展,该县已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636家,带动全县58%的农户集约化发展茶叶生产,成为以茶叶助推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电商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茶产业的“二次腾飞”注入了强劲动力。2022年该县涉茶电商交易额达80.47亿元,活跃网商数9886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位列全国县域茶叶电商销量首位。

  “电商补助资金发放到位了吗?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吗?电商支农做得怎么样?”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工信商局、市场监管局两个纪检监察组把涉茶电商作为派驻监督的重点,用好“组组联合”机制,围绕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安排,深入开展监督。

  “从项目实施到资金落地、从电商培训到品牌培育、从平台扶持到带动辐射,全方位、全过程介入,发现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整合资源力度不够、业务培训及支持效果不明显等问题12个,督促相关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立行立改。”驻县工信商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林木象说。

  茶产业发展除了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有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该县纪委监委坚持因时因势调整监督“探头”,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

  “本以为只能‘自认倒霉’,没想到一拨保险电话,马上就有人来为我们定损,走理赔程序,这下我就放心了。”不久前,第5号台风“杜苏芮”给当地带来强降水,祥华乡祥华村村民老张的茶园部分损毁,茶园统一保险政策让他少了一份担忧。

  此前,当地不少乡镇纪委在入户访查中发现,茶农对旱灾、水涝等灾害造成茶树受损的问题反映强烈。在安溪县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当地在全省率先开展财政补贴型茶叶种植保险,由县财政局对全县60万亩茶园进行统一投保。

  “我们将立足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持续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茶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每个部位,为全面推进老区的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安溪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