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建平
经济发展的结果在当下,但所有经济行为都是连续函数。对浙江而言,这个连续函数少不了“腾笼换鸟”关键一招。
所谓“腾笼换鸟”,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朗朗上口、画面感足,深入浅出地解构了结构调整这一经济术语。
对浙江而言,结构调整更是一个长期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发展路子。浙江经济成就是傲人的,但可持续发展的掣肘也是明显的,浙江的工业化从低门槛的家庭工业、轻小工业起步,以民营企业为主,“低散乱”特征凸显。诚然,大量的小麻雀可以很热闹,但是经济价值量不高。推进“腾笼换鸟”,就是要让有限的经济空间,培养出更多的“金凤凰”。
时至当下,浙江省正是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紧要关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此时,“低散乱”的先天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欠优,成为制约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面对转型之痛,浙江坚持壮士断腕,努力赢在即期。“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即使牺牲一二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增速也在所不惜。”面对“低散乱”的格局,浙江曾喊出这样豪迈的誓言。对浙江而言,这绝非说说而已。浙江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之时,正是全球金融危机对浙江严重冲击之时。所谓福祸相依,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使得浙江领悟到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壮士断腕在此一举。此后,浙江开始打出一整套转型升级组合拳,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一方面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动能。在动能接续转换的痛苦时刻,浙江始终坚持在正确的跑道上御风前行。
面对转型之痛,浙江做好长跑打算,争取赢在长期。早在本世纪初,面对发展困局,浙江省委、省政府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深邃洞悉技术变革、产业变革、贸易变革的发展大势,以全球化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战略高度,制定了“八八战略”,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直面各项发展矛盾并各个击破,最终成就了浙江的区域经济、造就了浙江经济的风景独好。
浙江实践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耐力,区域经济的转型跨越赢在当下,但更重在长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积累。浙江民营经济市场意识强、体制机制优、产业基础好、经营模式新,但是核心创新能力是无法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的,产业的转型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企业行为,科技革命的步伐越来越快,产业迭代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未来已快速向我们走来,浙江必须更加注重长期创新能力的培育,要赢在即期,但更要争取赢在长期。
老记者感言:发时代之先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