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接触的诸多代理机构业务员,也多在朋友圈发布中字头、国字头、投资控股、研究院等等具有特殊指向的壳公司出售信息。在国企挂靠市场,若寻求挂靠方名下没有合适的可挂靠企业,可以选购壳公司,后续再将业务装入,更好地隐藏自身的真实背景。
“央企子公司”变形记
在北京市朝阳区万达广场10栋,张某一向记者推介,可操作将公司挂靠在中粮贸易(深圳)有限公司之下,成为大型央企的4级子公司,报价300万元。
张某一称,中粮贸易深圳公司现在名下的子公司,都是其团队操作挂上去的。
去年12月份的工商资料显示,中粮贸易深圳公司2020年11月5日新增子公司中福(北京)控股有限公司,2020年11月10日新增子公司中贸华夏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均为100%。此前,中粮贸易深圳公司没有任何子公司。张某一所称的挂靠公司,即指中福控股、中贸华夏。
中福控股自身的资料较少,2016年6月成立时由多名自然人持股,通过工商登记电话亦无法与其取得有效联系。中福控股挂靠平台特征明显,即在取得央企股东背景后,又继续在自身名下挂靠子公司,在2020年12月17日及2021年1月5日新增了两家全资子公司。
中贸华夏则略显高调。该公司2020年5月成立,起初亦由自然人持股,同年11月4日股东变更为王晓光,6天后又变更至中粮贸易深圳公司名下。2020年11月25日,王晓光创建了中贸华夏网站“http://www.zmhxjt.cn/”,对外介绍公司为央企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