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肖亚庆驳斥国进民退说法:逻辑、实践都错误
http://www.CRNTT.com   2019-03-09 17:32:19


肖亚庆回答记者提问(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中评社报道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国进民退”这个观点,或者“国退民进”这个观点,在逻辑上和实践上来讲都是不正确的。国有企业从最初一家供全国、全国靠一家,通过不断地改革,到现在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要深刻认识到“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的根本国策、经济基础。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国冶金报记者:还是关于混改的问题。刚才您也说到,2019年国家将推出第四批一百家以上的混改企业,请问第四批名单什么时候公布?前三批混改试点取得了哪些成绩?我们都认为,混改最大的思想障碍可能就是被贴上了“国进民退”或者“国退民进”的政治标签,国资委将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帮助各方消除这个思想障碍?谢谢。

  肖亚庆:谢谢您的问题。首先我想,“国进民退”这个观点,或者“国退民进”这个观点,在逻辑上和实践上来讲都是不正确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最初的时候,国有企业很多是一家供全国、全国靠一家,通过不断地改革,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要深刻认识到“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的根本国策、经济基础。

  在发展当中,在国有企业之间有竞争,而且很激烈、很残酷。民营企业之间也有竞争,也很激烈、很残酷。国内企业、国外企业之间也有竞争,所以竞争是市场的普遍法则。那么,正是在这种竞争中,使得我们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在竞争中,使得我们企业的水平不断地提升;也正是在这种竞争中,给我们的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更方便的、价格更低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所以我觉得,竞争是永远的。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个领域,就每个企业来讲可能有好有坏,可能会有差别的,这也是正常的。

  在原有前三批混合所有制试点的基础上,应该说从混合所有制的方式、股权的比例、治理结构上参与的深度和融合的程度,都做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这里面既保证了民营企业进入的利益,也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些看起来是矛盾,实际上在实践当中需要探索,进一步规范混合所有制的各种行为和操作方式。所以,为什么是第四批,为什么要积极稳妥,我想根本原因在于此。它是一种新的办法,是一种新的尝试。我刚才也讲了,中央企业的65%在上市公司,业务总量的61%在上市公司,它本身就是一个各种混合体制所有制的存在。我想,一个是要大力推动。第二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是要给这种改革探索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得不断的通过混合所有制,各类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共同发展。

  (中评社报道组:张心怡 林艶 张爽 徐梦溪 后援记者:刘瓅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