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东亚经济有望率先企稳复苏
http://www.CRNTT.com   2020-05-02 06:58:31


  中评社北京5月2日电/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进入“至暗时刻”,“大萧条”“深度衰退”“大封锁”成为描述世界经济的“标配”词汇。据摩根大通估计,到2021年底全球产值损失将达到5.5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4月14日发布的2020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今年全球经济预计将萎缩3%,很可能会遭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严重程度。IMF同时警告称,亚洲经济预计零增长,将出现二战后60年来首次停滞。亚洲开发银行也表示,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速将降至22年来最低水平。

  但是,与亚洲经济整体水平和美欧经济大幅跌落不同,东亚地区经济体总体表现较好,有望率先实现复苏。IMF预估,中国经济2020年增长1.2%,2021年预计恢复增长9.2%。日本今年增长-5.2%,2021年预计恢复增长3.0%。亚行报告称,韩国今年增长1.2%,2021年恢复增长2.3%。东南亚今年预计增长1.0%,2021年将恢复到4.7%。越南表现出众,今年增长率将超4.8%,2021年预计达6.8%。

  区域国家疫情防控总体有效,经济冲击可控。东亚地区国家防控总体得力,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稳住了宏观经济,并积极复工复产。特别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率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发挥了国内市场的托底支撑作用。IMF日前表示,中国经济复苏程度“令人感到鼓舞”。另据韩国贸易工业能源部数据,韩国3月份通信和信息技术产品(ICT)出口额达到160亿美元,仍维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1%。日经225指数和韩国KOSPI指数也分别增长2.05%、2.89%。

  区域国家优势互补明显,域内经济循环更加活跃。东亚地区国家发挥互补性强、经贸往来密切、产业结构完整、利益深度融合等优势,经济小循环运转顺畅。东盟及日韩对中国商品出口20年来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东盟今年1月份至2月份已超欧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华出口占东盟GDP总量20%。中国中间产品在日韩市场占比分别达16.9%和10.9%,韩日高级中间品在中国市场分别占21.1%和6.8%。东盟国家货物贸易总额为2.8万亿美元,其中东盟内部贸易比重已提高至23%。

  区域经济活力仍在,一体化进程蓄积动力。得益于地区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市场多元化、规模化、数字化发展迅速,企业在危机中表现出较强活力和适应力等原因,地区主要经济体总体表现活跃。麦肯锡咨询公司报告称,中国内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等7个经济体在50年间保持了3.5%或更高的人均GDP增速。在全球前30座最大城市中,亚洲地区占有21席,预计亚洲2040年将占全世界GDP的52%,全球消费总量的39%,中等收入阶层人口占全世界的54%。东盟和中日韩贸易总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其中近一半属区内贸易。如年内能如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建成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

  区域合作机制运行顺畅,协调应对作用突出。疫情发生以来,地区国家依托现有合作机制,就应对疫情和稳住经济开展大量沟通协调。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外长会、中日韩三国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外长视频会议,特别是“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和东盟特别峰会在一天内相继召开,就保持市场开放和供应链畅通、制定疫情后经济复苏计划等达成共识,有助于推动地区生产及贸易恢复,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东亚经济不是世界经济的“桃花源”,世纪大疫对所有国家都是一次危机和大考,但危和机从来都是同生共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东亚国家要想真正战胜这场危机、赢得这次大考,还有很多的坎要迈、很多的关要闯,但最根本的还是坚持合作信念,坚守合作初心,坚信合作前景。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郑归初(国际问题观察员)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