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世界日报:让校园变得安全才对得起死去学生
http://www.CRNTT.com   2007-04-20 10:55:29


  中评社香港4月20日电/美国《世界日报》今天发表社评维州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的最初的震惊动荡过去之后,受害者家属以及学校和社区开始进入疗伤止痛的阶段,对事件的理性反省也会逐渐浮上台面。我们在过去校园枪击案发生的时候,曾经提出一个沈重的问题:当校园内安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时候,这个社会一定是生病了。

  社评说,没有人会同意,最为开放,最为自由,最为文明,最有活力的学校,应该实行封闭式管理,四处筑起高墙,校门口架起金属探测器,学生们进学校的时候,一如进入国会和联邦政府的大楼,必须进行严格的搜查,才能杜绝校园枪击案;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同意,校园的警察必须配枪,校方应该同意学生可以携枪械上课,这样,至少在发生枪击案的时候,同学们可以拔枪自卫,以减少像这次枪击案那样的大规模伤害,因为这样做,校园就变成了潜在的杀戮战场,知识就是力量的训诫就会扭曲成“武力才是最后说话的权威”的歪理,学校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也不赞成完全的“无奈”心理,认为既然校园枪击案不可全然消除,那也只能听天由命,发生了再说,毕竟校园枪击案越来越频密地在北美地区出现,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

  一如以往的校园枪击案,这次维州理工大学宛如大屠杀一般的枪击案发生的第二天,全球不少国家的政客和民众就将其原因归结为美国宽松的枪枝管理环境和日益泛滥的暴力文化渗透,甚至连南韩的网民也竭力辩解,赵承熙虽然是从南韩前往美国的移民,但他已经被美国的暴力文化彻底改变,因此,错还是在美国。从赵承熙的背包中发现的发票证明,作为持有绿卡的维州居民,赵轻而易举地就买到了行凶的枪枝,可谓是“合法地拥有枪枝,非法地杀人夺命”。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是否应该加强枪枝的管制,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社评指出,我们仅以美国的邻国加拿大来看,虽然校园枪击案也时有发生,但加拿大的枪枝管制比美国稍稍严厉,整个情况就相对好一些。不错,从美国的立国历史来看,民众拥枪的权利有其合理的根源,但是,如今美国社会及人口构成都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新一代的美国人以及大量涌入的新移民,他们不可能从历史和宪法的高度去理解和看待普通人民拥有枪枝的权利,反而只是跟随着暴力文化的泛滥而“有样学样”,拥枪变成了很“酷”的时髦,同时在意识上也绝非是为了自卫而使用枪枝,更多的时候是随着情绪的发泄而动辄使用武力。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怎能不与时俱进,强化枪枝的管制呢?

  当然,反对枪枝管制的人士还是强调,问题不在枪,而在人。人要使用暴力,即使无法合法买到枪,也可以通过非法途径搞到枪。这话自然没错,但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赵承熙不能轻而易举地在枪店里买到作案的枪枝,或者他购买枪枝需要各方面提出证明,他得到枪枝的的困难度就会增加,同时也就增加他作案的困难度。还有,美国崇尚暴力的文化越来越普遍,电影电视和电子游戏,再加上这几年毫无止息的对外战争,让青少年耳濡目染,对使用武力,伤害生命的行为越来越轻率。布希总统在枪杀案发生后的谈话以及在维州理工大学悼念仪式上传递的资讯十分正确重要,那就是不能以暴易暴,而是要以德报怨,尊重生命。但是,总统资讯的说服力被他自己所推动的战争政策打了很大的折扣。

  社评表示,虽然我们不能通过一次孤立的枪击案来否定整个社会,也不能把一个可能在精神上有着困扰的凶手作案扩大解释成社会文化的牺牲品,但是,透过频繁发生的校园枪击案,来把一把社会已经患病的脉搏,来集思广益地开出治病的药方,应该也是悲剧中产生的积极意义,更是对受害者最好的哀悼和纪念,毕竟,这些莘莘学子(还有少数诲人不倦的教授),在他们生命最璀璨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暴力摧残,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只有努力反省,让校园变得更加安全,才能对得起他们用生命付出的代价。 


    相关专题: 美国发生史上最血腥校园枪击事件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