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大学外交系兼任教授李登科。(中评社 郑羿菲摄) |
中评社台北7月3日电(记者 郑羿菲)针对美国日前介入以色列与伊朗战争,政治大学外交系兼任教授李登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炸伊朗这一动作,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国际震慑力,现在没人摸得清特朗普讲话到底是不是认真的,这也是特朗普的战略思维。对未来以哈冲突、俄乌战争的和谈,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中国、俄罗斯等强权国家会对美国更加忌惮。
李登科说,对亚太区域、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来说,短期内是有利的,但长期而言,中国看到美军秀肌肉,也会更加强化军备竞赛,台湾必须要更小心一点。
至于美军会否如帮助以色列般,为台湾出兵?李登科认为,其实只要思考美国想不想当世界的老大就好,特朗普显然没有要放弃当老大,台湾只要不要做得太过份、每天去挑衅中国大陆,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以伊战争在6月25日落幕,此次以色列袭击伊朗,刚好发生在美国为核谈判设定的60天期限届满后一天,随后以伊开始以导弹与无人机互相袭击。美国在以色列请求下,在6月22日对伊朗地下关键核设施动用B2隐形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载运巨型钻地弹发动大规模精准打击,包括福尔多、纳坦兹与伊斯法罕等3大核设施。6月25日以伊战争分阶段停火生效,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为“12天战争”。
李登科,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外交学系硕士、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专长国际安全、国际关系、中东国际关系;政治大学于2001年成立国际事务学院时,李登科为首任及第二任院长。李登科的女儿李慧芝为现任“行政院”发言人。
“特朗普用最小的成本,在此次获得最大的国际震慑力,是最大胜利者。”李登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特朗普在此次攻击伊朗前,都强调自己是追求和平的美国总统,包括24小时解决以哈冲突、48小时结束俄乌战争,甚至美国副总统范斯释出“战略转变”的风向,但几个月过去了以哈冲突、俄乌战争都还在持续,此次迅速地打击伊朗、马上收兵,等于让国际社会看到特朗普的决心,增加美国的吓阻力。
李登科说,特朗普也知道攻击伊朗必须要速战速决,不能出兵陷入伊朗的战场泥淖,因此只由空军打了第一波,这让国际觉得美国不简单,并没有被套牢,也与伊朗达成某种默契,固然伊朗以14枚飞弹空袭卡达的美军基地,但特朗普认为伤害不大。整体而言,特朗普达成了提升国际威望,说要打人不一定是假的,且迅速收兵落幕,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形成空前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