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民党双周报:大陆周边安全形势出现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10-11-01 14:36:38


 
  在南海部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河内一席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主张,仍然余波荡漾。美国虽然随后提出「冷静外交」的概念,强调美国无意升高南海情势,只是在创造更稳定、可预期的安全环境;但是与此同时,美国仍然坚持有责任确保南海地区航行自由,且愿意就南沙群岛主权争议,协助东协与中国大陆草拟一份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守则」。美国表态作为东协国家在与中国大陆处理南海问题时之后盾,使此区域情势更显复杂,也让中国大陆在处理南疆主权争端时更显棘手。

  另外,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由于遭遇八十年来最严重的水灾导致二千万人沦为灾民,使得现今的札尔达里政权摇摇欲坠。巴基斯坦紧邻中国大陆、印度与阿富汗,是塔里班组织在阿富汗被美军围剿后流窜发展的重要根据地,同时也是拥有核武的国家。近日来北约在阿富汗驻军的补给车队在巴国境内接二连三遇袭,北约武装直升机在巴基斯坦边境还遭到疑似来自巴国地面部队的火力攻击,且巴国政府一度禁止北约补给车队进入阿富汗,都显示塔里班武装势力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坐大,且已逐渐影响巴国政府决策。中国大陆为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盟国之一,其核武亦为中国大陆所协助发展,因此中国大陆对国际社会背负着确保巴国核武不会落入塔里班组织的责任,故如何避免巴国政局进一步恶化,以及在必要时阻止巴国核武落入恐怖组织之手,是中国大陆当前重要性不亚于钓鱼台或南海的安全问题。
   
  (三)美国对中国大陆围堵态势日趋明显 

  自今年三月南北朝鲜发生“天安舰”事件后,中国大陆即因力挺朝鲜的立场,使得中美两国因为美台军售而陷入低潮的关系更趋冷淡。加以美国随后宣布将派遣航母参加在黄海举行的美韩联合反潜演习,中国大陆强烈抗议并警告美军航母不得进入黄海后,双方间隙日深。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女士在出席东协区域论坛时,提出南海主权争端问题应建立多边协商机制的主张,更碰触到中国大陆国家主权不容他国置喙此一敏感神经,中国大陆外长杨洁箎除立即反驳外,并表明北京当局认为此区域问题应由区域内国家自行解决,不容外人插手的态度。中美关系至此进入奥巴马总统就任以来最低潮期。

  美国介入南海问题被视为是对中国大陆在黄海对美国采取高姿态的反制。从天安舰事件发生后,北京当局就展现出朝鲜半岛、黄海、一直延伸到南海,系属中国大陆势力范围,容不得美国分一杯羹的态度,且在美军航母进入黄海军演一事上态度强硬。此举无异挑战美国在东亚的权力地位,也迫使美国必须以更明确的作法,让周边国家了解美国仍然是此区域安全秩序的塑造及维护者。美国“国防部长”盖兹在河内参加“东协加八”防长会议时,就明确表示美国不但不会退出亚洲,而且要在军事及安全事务上更积极地参与。

  除了政策上的宣示外,美国更以具体的行动展现其维护东亚既存秩序的决心。美日防长本月于河内举行会谈,确认钓鱼台属于美日安保条约之防卫范围,同时日本媒体也报告两国将于十二月在东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夺回被中国大陆占领的钓鱼台为想定;另外美国也和韩国在本月中举行为期六天的大规模空军联合演习,以朝鲜和中国大陆联军突然对韩国发起挑衅为想定。除了东北亚,美国也加强了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

  今年八月,美国与越南在南海进行了两国建交15年以来首次的联合海军演习,这个月美国又和菲律宾举行联合两栖登陆演习。越南和菲律宾是南海周边国家所提出主权主张中,与中国大陆对南海的主权主张冲突最大者,美国分别和它们举行联合军演,其遏制中国大陆在南海地区军事扩张之意图不言可喻。
   
  (四)结语 

  中国大陆深知现阶段中美国力差距仍大,其对外政策首要之务仍以维持外部安全环境的和平稳定,以确保中国大陆经济持续发展为主。虽然近期来其与美、日、南海诸国在主权等问题上屡起争议,但中国大陆领导阶层十分明瞭对美政策仍应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避免中美关系的决裂。因此在美国愈趋明确的围堵措施下,中国大陆正式邀请美国国防部长盖兹访问中国大陆,重启两国在今年一月间因为美台军售而中断的军事交流。同时中国大陆也开始和南海周边国家协商建立新的行为准则,而其国防部长更在东协防长扩大会议上宣称以协商一致为基础的东协模式,已证实能够有效解决区域争端。相较于数月前的强硬不妥协,中国大陆新的对美及周边国家的政策呈现出北京当局理性务实的思维,这也是其在面对周边安全环境恶化和美国对中国大陆的围堵政策下,较为明智的战略选择。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