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阅兵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军装备发展成就
http://www.CRNTT.com   2018-12-17 10:13:28


  中评社北京12月17日电/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正式成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空军已成为一个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兵等多兵种合成的现代化高技术军种。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空军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努力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空军。纵览历次阅兵,一架架战鹰呼啸飞过,一辆辆新型地空导弹发射车隆隆驶过,见证着人民空军战略转型开启了“加速跑”模式。

  推动攻防兼备新转变

  不畏强敌,敢于亮剑。

  人民空军成立后不久,便迎来抗美援朝、国土防空作战的艰巨考验。人民空军在战斗中成长,在逆境中崛起,取得了辉煌战绩。

  然而,自成立以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空军仅作为一支国土防空力量。上世纪70年代末起,透过世界范围内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硝烟,空军开始思考从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战略转变的实现途径。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歼-7、强-5、轰-6三种主战机型亮相,前两种都是对地攻击机型,显示出空军对转型发展的初步探索。

  1991年海湾战争与1999年科索沃战争,颠覆了世人对战争的传统认知,凸显出空中力量的巨大价值。面对空战新变化,空军加速推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以航空兵为主体的10个空中梯队依次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编队中,既有负责国土防空作战的歼-7D、歼-8D截击机,又有夺取空战优势和执行远程打击任务的苏-27重型歼击机,还有轰油-6加油机和歼-8D截击机组成的空中加受油系统,标志着空军在战略转型中迈出坚实一步。

  新世纪以来,空军兵力结构进一步向攻防力量配套、兵(机)种比例协调方向发展,国产先进机型逐步代替上世纪末引进的国外机型成为主力装备。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中,以歼-10、歼-11为代表的国产第三代歼击机问世,中国空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进一步加快。10年前仅装备海军航空兵的歼轰-7已经发展出空军作战新型号,现代化攻防兼备的空军雏形基本形成。

  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新武器、新装备、新方队引人注目。空中梯队中,首次出现轰-6K战略轰炸机,这种具备远程奔袭、大区域巡逻、防区外核/非核打击能力的轰炸机,使空军远程打击范围延伸至数千公里之外,成为空军进一步加快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之一。

  2017年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由3架歼-20、5架歼-16、7架歼-11B组成的楔形编队从低空呼啸而来,巨大的引擎轰鸣响彻天际。作为中国空军最强战机,歼-20战斗机亮相,宣告中国空军在“隐身时代”登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