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护航十年,见证中国海军转型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8-12-26 09:55:00


  中评社北京12月26日电/忙得几天几夜没睡觉,等舰艇起航了才找了个空闲走出机舱,来到飞行甲板透透气……现在已是海口舰政委的邹琰仍清楚记得出发当天的场景。

  这一天,是2008年12月26日。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中央军委命令,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这是中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

  护航10年,见证着中国海军推进转型发展,走向深蓝。

  护航方式持续改进

  2008年12月中旬,海军给南海舰队下达了护航预先号令。梁炜需要在10天之内拿出一套完整的护航兵力行动方案。

  “亚丁湾,海盗,护航……这些词我都没听说过。”时任南海舰队司令部作战处计划办主任的梁炜急得眼睛通红,上级的任务只有半页纸,连多余的一句话都没有。

  兵力怎么组成?航线怎么确定?武器怎么配置?与海盗交火怎么办?梁炜拉着一名参谋连续熬了几个通宵,终于拿出了方案。

  2009年1月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亚丁湾,正式开始护航。

  梁炜等人拟制的方案被浓缩成了“从A点到B点”。A、B两点分别位于亚丁湾东口和西口,是编队与被护船舶的会合区。两点之间相距590余海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