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http://www.CRNTT.com   2020-01-30 08:53:57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应把握关键着力点

  文章提出,总的来看,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要把握关键着力点,在顶层设计、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积极推进以下几方面重要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前瞻技术和战略性技术的研究。产业基础瓶颈的突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这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

  二是努力完善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基础服务体系。中国国家产业基础服务体系相比国外发达工业国家的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要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产业基础服务体系尤其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推进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工作,不断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要围绕产业升级的需要,加快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产业质量、安全、卫生和环保节能标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提升中国在国际领域的标准话语权,进一步提高校准测量能力,增强中国检验检测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拓展和深化“工业强基”工程。要针对工业基础能力薄弱问题,建立和完善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要持续协同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合作攻关,锲而不舍地协同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培育持续创新、不畏风险的企业家精神与弘扬精益求精、专心致志的工匠精神,在职业培训体系、职业社会保障、薪酬和奖励制度等方面不断改革完善,形成有利于培育现代产业工人的激励体系。

  四是建立产业基础能力评估制度。首先要建立产业基础能力评估体系,然后要基于该体系对产业链、供应链和关键技术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建议每年进行两次,准确把握和评估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和关键技术的现状,分析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布。这对于产业基础再造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们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五是借鉴日本“母工厂”制度,建设工业基础能力再造的核心工厂。所谓“母工厂”,是在本国建立的在制造体系中发挥开发试制、技术支持和维护本国技术先进性地位的企业载体和现代工厂,具有在生产制造层面不断优化技术、改进能力的功能,可以认为是一个关键核心技术和工艺集成并能不断自我优化的现代核心工厂,境外的工厂一般是“母工厂”的技术和管理的应用复制。借鉴这种制度,中国企业可考虑在中国境内建造覆盖各个产业链和产业关键环节的“母工厂”,使之成为提高工业基础能力的核心工厂。这种核心工厂,一方面有利于在生产制造层面围绕“工业四基”集成要素、优化流程、培育人才,从而在专业集成等方面切实提高中国的工业基础能力;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和“雁阵”转移的大背景下,可以降低“制造业空心化”对产业安全的负面影响,即使发生产业转移,但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基础能力仍保留在核心工厂,本国产业安全不会受到重大影响。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把握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