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有何深意?
http://www.CRNTT.com   2018-05-20 06:09:22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出海试验。
  中评社香港5月20日电/5月13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码头起航,进行海试。

  美国《侨报》5月15日载文《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有何深意?》,文章说,国产航母海试,是中国航母发展的重要一步,虽然中国已经拥有了“辽宁号”航母,但要形成持续稳定的航母战力,在核心技术上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是必要的一步。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国虽然全力推进蓝海战略,发展航空母舰。但美、日等国在二战时就拥有了大规模制造和使用航母的经历和实战经验。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后来者,发展航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要加速航母建造技术研发,还要培养相关人才。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长期以来以近海防御为主导海洋战略思想的国家,中国要走向海洋,还需培养全新的海洋意识。

  从购置改装“辽宁号”,到国产航母下水,中国航母的发展在近年来明显加速,但也有不少争议。不少人持有“航母无用论”,认为中国并不需要航母这种远洋舰艇,况且,建造和维护航母耗资甚巨,造出来又用不了,只能用作彰显国力,有些得不偿失。实际上,中国打造航母战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最突出的有三方面。

  一是提升中国的“抗介入”能力。提升“抗介入”能力是中国近年来国防建设的主要方向,中国一直强调反对“台独”,力推和平统一,这样做并不是完全排除了军事选项,反而更需要足够的战力护航。过去几十年间,美国第七舰队多次进入台湾海峡,第七舰队的基础就是航母战斗群,因此,中国需要有足够的军力阻止其他国家介入台海事务,打造航母战力势在必行。现代军事技术条件下,近海防御也不是完全静态的、被动的防御,没有充分的“抗介入”能力,中国的海防也会出现漏洞,因此,推动航母战力发展,也是补强海防能力重要的一环。

  二是提升中国远洋护卫能力。中国企业的投资已经遍布全球,这就需要中国为本国企业、人员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保护,打造航母战力,可以让中国有更强的远洋投送能力。航母在特定情况下也可用于救灾和人员救护,由于航母具有体量大、功能全面的特点,无论是救灾指挥,还是作为救助平台、物资转运站,都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美国就曾派出航母参与救灾。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