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上海,高瞻远瞩建立了公卫中心并多次扩容,但现有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全球化公共卫生风险的挑战,尤其是在患者容纳量、人员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难以充分应对突发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朱同玉不无担忧,“更不用说着眼全国,各地公卫系统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
“钱”和“人”始终是两大难题。身为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朱同玉这些年来在全国两会、上海两会等多个场合多次呼吁政府职能部门吸取SARS教训,重视公共卫生安全设施和保障制度建设,加大资金项目投入,采取措施防止公共卫生人才流失。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朱同玉呼吁,在上海率先规划建立热带病研究中心、高等级生物安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平台和长三角区域性应急医学中心等公共设施。他认为,“随着全球交通的便利以及流动人口的日益剧增,传染病离我们越来越近,威胁丝毫没有降低。在热带传染病面前已无国界,人类不自觉地已变成共同体。推动乃至引领该领域全球合作,将成为助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措施和有效手段。”
就在最近召开的上海市政协常委会议上,朱同玉再次为公卫体系呼吁:“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将成为常态,上海应建设好最强公卫大脑,真正提升城市运行风险预警能力和重大生物应急事件联动处置能力。”他说,“公卫大脑同时也是‘一网统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辅助政府决策,强化风险感知能力,让‘一网统管’如虎添翼,让城市生物安全风险预测更加精准。”
疫情引发各界对疫苗的广泛关注,这也是朱同玉准备建言的方向。他认为,疫苗的研发需要争分夺秒,相关部门可考虑修改一些流程指标,采用计算机模拟、体外酶活性测试、大动物实验等方式,加快疫苗研发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