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网评:无法复制中国经验 可以读懂中国国情
http://www.CRNTT.com   2020-04-16 00:27:19


  中评社北京4月15日电/网评:无法复制的中国经验 可以读懂的中国国情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杨新华 李小华

  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抗疫和舆论,就一直是两个平行的战场。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抗疫路径选择的争议和交锋也从未停止。

  进入四月,中国战疫重心转向严防外部输入和筛查无症状感染者。与此同时,美国的确诊患者数节节攀升、突破60万大关;欧洲国家牢牢占领“第二阵营”,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此前趋于平静的日本、新加坡又现升级态势;更令人担心的,是印度和非洲或将“在沉默中爆发”。在全球抗疫的整体图景中,中国首战告捷,率先进入“缓疫阶段”,是振奋人心的信号。

  总结迄今为止与新冠疫情的较量,不可否认中国以举国体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巨大能量。特别是在抗疫进程中,不管是应急响应、资源调度、医疗科研、军地协同、联防联控,还是责任追究、舆论疏导,都在因重大危机催生积极变化,进而沉淀为制度创新和变革。这样的变化,既发生在政府层面,也发生在社会的自组织体系中。

  大难当头,各自努力。撇开个别国家在疫情早期的盲目乐观和隔岸观火不说,在多数时间,世界各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全力应对,其中不乏参考和借鉴中国经验。

  世卫组织访华专家组组长艾尔沃德3月4日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就提出中国遏制病毒的7点经验值得借鉴效仿。之后世卫又在不同场合反覆推介中国经验,特别是中国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的应对措施,称之为疫情应对的“新标杆”。当然世卫组织也推荐了韩国、新加坡的做法。

  只是从演变剧烈的疫情数据看,各国对中国经验的复制不能被称为成功。截至4月14日,已有6个国家的确诊数和7个国家的累计死亡人数分别超过中国;而从病死率的统计看,中国以4%排名47位,有7个国家的病死率高达10%以上。

  与死亡相关的数据,无论高低,都足以让人敬畏。纵观各个国家的抗疫策略,不管是“社交隔离”、“佛系抗疫”还是“集体免疫”、“相信上帝”,都是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做出的现实选择,其中也掺杂着必然和无奈的成分。决定抗疫走向和结果的,包括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发展水平乃至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

  也正因此,抗击新冠疫情也为外部世界读懂中国国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举国体制下的战时动员能力。千万人口的武汉全城封禁、医疗人员物资火速驰援、火神山雷神山刷新“中国速度”、大建方舱医院实现应收尽收,甚至紧急撤换湖北和武汉两级党委一把手,终于使武汉几近失控的疫情全面扭转。而在全国范围的“一级响应”下,一年一度的“人类大迁徙”瞬间冻结、14亿人居家隔离、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和地毯式排查,真正实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常被西方媒体诟病的举国体制,在抗疫的战时状态体现了特殊优势。反观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公共卫生体系,1月31日即首先宣布对华旅行禁令,但高度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决定了联邦政府无法快速、全面调动全国资源,党派政治、官僚主义和“选举年”因素,又让决策过程浪费了太多时间。

  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业能力。新冠疫情考验了中国,也提醒了世界,强大的制造业对一个国家有多么重要。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就是让中国形成了超大规模制造能力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特别是构建了强大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疫情暴发正值春节,中国政府紧急动员,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率先复工达产扩能,大批其他行业企业转产应急,短短20天就实现了医用防护服和N95医用口罩产能产量十数倍增长。这些“无中生有”的医疗物资,保障了中国以湖北和武汉为核心的抗疫战争,中国疫情回落后又转向支持疫情风暴中的国际社会。但对于多数国家来说,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不现实,面对不期而遇的重大疫情,恐怕无法摆脱对全球化产业链的依赖。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技术红利。人们记住这个特殊的“长假”,也会记住科技和互联网在这场疫情中的贡献。利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医务人员开展远程会诊、线上问诊,避免了稀缺的线下医疗资源被挤兑;通过大数据分析,科研人员进行病毒溯源和传播路径分析,更快地逼近真相;借助手机定位分析和在全国推广“健康码”,疫情管控部门对感染源的筛查、追踪、控制和隔离获得了极大便利;机器人、无人机更是有效减少了人际接触。这一切,都是非典时期难以想象的,而被移动互联网深度改变的现代服务业,比如电子商务、物流运输,也让长达数月之久的“宅”生活成为可能。中国这样充满韧性的社会基础设施体系,并不是很多国家能拥有。而有些国家因为担心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在运用科技手段排查和追溯疫情方面顾虑重重。

  对生命尊严和经济损失的权衡。“人民至上”,只是每个国家爱惜国民的方法不同。中国采取的“四早”原则,面对新冠病毒“人传人”和“无症状感染”的特征,必然意味着严格的防护要求和苛刻的相互隔离,也意味着将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但中国依然以壮士断腕的方式,让经济运行强行停摆,给抗疫腾出充分的时间空间,直到新增病例几近于零。疫情冲击了许多行业和地区的产业链,大量中小企业难以为继,不少家庭停工失业艰难度日,国家和国民一起承受着疫情带来的巨大损失。而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对疫情的评估盲目乐观,反覆对国民释放错误信号,对医护用品的短缺缺乏预判,在保生命和保经济的天平上犹豫不决,乃至做出了错误的抉择。难怪“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如此评论:“疫情之下,生命的价值重于经济上的算计,这是中国打败新冠病毒而美国步向灾难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中国两千年儒家思想培育的集体主义、共同体意识和秩序观,往往形成上行下效、令出即行的社会动员,国民与国家在危难时刻一条心、同进退。17年前的非典也奠基了国民的公共卫生素养,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等防护意识得以普及。相比之下,奉行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对政府指令的服从和协调一致的行动,恰好走在了秩序的另外一头。

  当然,中国的新冠战疫并非无可指摘,也同样损失惨重。疫情早期的报送机制失灵、信息披露迟滞、地方政府管治能力薄弱,一度被国内外舆论轮番攻击。医疗资源集中用于抗疫,导致其他病患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在疫情轻微地区,为了封村、封小区,具体执行者自我赋权、野蛮作业,也凸显了地方和基层治理薄弱涣散等诸多问题。

  独特的国情,绘就了中国独特的抗疫图谱。有些“作业”可以抄,也有些经验无法复制。那些不能复制的中国经验,取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制度基因、集体记忆和现实国情。正是由于政治体制、文化价值观异于中国,社会运行有着完全不同的底层逻辑,导致了西方国家与中国抗疫路径选择的大相径庭。

  单以应对新冠疫情来评判东西方制度和运行机理的优劣,难免失之草率,但承认历史经验和现实制度的多元差异,中国基于自身国情开展的抗疫战争,理应获得世界的理解和尊重。

  或许是西方一些偏狭的媒体和政客无法正视,也不愿面对,让他们一厢情愿的解读与中国现实产生了明显错位。但如果他们想真正读懂中国历尽艰难、九死一生的战疫故事,还是要首先读懂中国国情。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