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6日电/据人民网报道,当前,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各国都面临着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开展科技合作,携手应对灾害挑战,提升了相关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设备精确且反应快速,明显提升了地震监测网络效能”
走进泰国气象局大院,一座普通的三层小楼就是地震监测司的办公场所。这里负责监测整个泰国及周边国家的地震情况。
大厅里,司长普拉萨·桑沃达正在招呼大家开例会。墙上的4块电脑屏幕和一块投影幕布上密密麻麻地显示着各种数据。“这套系统是中国捐赠的,相当于地震监测系统的‘大脑中枢’,可以接收全球486个国际共享地震台站的信息。它比我们之前使用的系统先进很多,是一份实用的厚礼。”桑沃达告诉记者。
2016年,中国广东省地震局牵头实施了“一带一路”东南亚地区地震监测台网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帮助泰国建设1个地震台网中心,未来还将建设4个地震台站。
桑沃达表示,泰国及缅甸、老挝等周边国家易发生地震。中国援助的地震台网中心犹如“千里眼、顺风耳”,可以对本地区3至4级、周边地区5级及全球6级以上地震进行自动定位监测。“有了精准监测,才能更好应对。中国技术让我们更有效地应对地震和海啸。”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给泰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后,泰国加快地震监测网络建设,地震台站从2004年的27个增加至如今的近80个,广泛分布在泰国全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