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日本核污染水或2年内进入中国海域
http://www.CRNTT.com   2023-08-28 16:47:17


  中评社北京8月28日电/据科技日报报导,8月24日,日本政府不顾国内外反对,执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引发全球关注。核污染水在海洋中会怎样扩散?将带来哪些后果?该如何应对?针对这些社会关切,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学者专家。

  ·核污染水会扩散到全球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第一时间启动了对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的应急监测与评估工作。参与此次调查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研究员余雯介绍,在这项持续7年的追踪监测中,研究团队发现,福岛核事故发生3个月后,核污染物就扩散至距离福岛600公里的公海海域,且含量严重超标。在事故发生18个月后,我国台湾东南海域检测出核污染物的存在。据测算,这些核素进入海洋环境后将通过洋流在8—10年逐步扩散至所有海域。

  借鉴这些观测数据和海洋动力学过程,余雯预测,此次日本排海的核污染水会借助洋流迅速向整个海洋系统扩散,且在大概一年半到两年内进入我国海域。

  “核污染水经洋流运输和扩散,其中一些放射性物质还会被海洋生物所吸收。”余雯表示,大海确实具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但日本长达30年的排海计划仍具有不确定性,考虑到环境和生态的脆弱性,需谨慎应对。

  ·后果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处理核污染水有蒸发释放、电解排放、地下掩埋等多种方式,但日本选择了成本最低的排海方案,这种做法极端不负责任。”大连海事大学智库专家、法学院教授张晏玱表示,目前国际社会最担心的是核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环境造成的生态破坏。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陈新军认为,不同等级的核事故所产生的核元素污染是不同的,福岛核事故在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被列为最高级别7级,其产生的核污水的污染程度不可小觑。

  “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大连海事大学智库首席专家高之国说,日本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但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核污染水里含有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这些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环境生态后,对人类和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其中碳-14的半衰期约5000多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而碳-14会在海洋生物体内聚集,其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