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5日,正在印度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德里参观泰戈尔国际学校并与学生亲切交流。新华社 |
温总理站起身来,面对同学们娓娓而谈:“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文学家。他最著名的诗歌集是《吉檀迦利》,他还擅长作曲、绘画。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就是泰戈尔创作的。在中国,泰戈尔可以说是家喻户晓。1924年他访问中国时,第一站就到了上海,梁启超、冰心、徐志摩等都深受泰戈尔的影响。他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今年印度总统帕蒂尔女士访华期间,泰戈尔的半身铜像落户上海。”
听到温家宝总理对泰戈尔如此熟稔于心,感受到中国人民同样对泰戈尔如此喜爱,孩子们发出了阵阵惊叹之声。
望着学生们清澈的目光,温总理接着说:“你们学校遵循泰戈尔‘相信自我’的理念。我希望同学们要像泰戈尔要求的那样,刻苦学习、独立思考,实现全面发展。”
“你能给我打几分?”回答完这个问题,温总理幽默地反问一句。
“满分!”拉瓦尔大声回答说。现场顿时又响起一阵会心的笑声。
“您怎么看待印中两国的合作?”同学们把握这难得的交流机会,纷纷起身提问。
“中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也是拥有古老文明的新兴发展中大国。中印友谊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印建交后尤其是最近十年,两国友好合作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温总理说:“同学们要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有25亿人,如果两个国家友好合作,一定会影响亚洲甚至世界。”
这时,身着红色莎丽的教师纳特站起来问道:“我每次访问中国,总会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请问中国人民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温总理笑了:“因为我们两国人民是朋友。这次,我们也同样受到印度人民热情友好的接待。”
与喜爱中国文化、有志于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孩子们在一起,温家宝总理十分高兴,始终站着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校长马德胡丽卡.森也向温总理提了一个问题:“您对印度学生有什么话要说?”
“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这也是孩子们喜欢我的原因。我跟你们在一起感到无拘无束,觉得特别开心,仿佛我也年轻了许多。语言是心灵交流的工具,也是架设友谊的桥梁。我听说,印度中等教育中央委员会从明年4月起把汉语作为外语列入中学课程,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将来会有更多的印度孩子学中文,必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印友谊的发展。”
温总理接着说:“我的孩子也有练习瑜伽的。这次来访前,我曾问‘如何用最简练的语言解释瑜伽’,得到的答案是‘瑜伽是心灵与身体的结合’。汉字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统一了中国文字。2000多年来,汉字不仅内容不断充实,形式也不断变化,如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我认为,中国的书法是心与力的结合。心走到哪,笔锋就会到哪。”
这时,全场的印度师生们不约而同地发出赞叹声。中国总理对中国书法的理解和阐述,如甘露般播洒在学生们的心田。
随后,温总理走到书桌旁,挥毫泼墨,在宣纸上写下四个苍劲有力的汉字:“中印友好”。
“同学们,你们不仅要记住这四个字,而且要体现在今后的行动中。”温总理语重心长地说。
“来,我教你们念这四个字。”温总理转过身去,站在写字板前,又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下这四个字,然后高声念道:“中—印—友—好—”
同学们认真跟着齐声念道:“中—印—友—好—”
渐渐地,同学们一遍遍的跟读声与温总理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在小礼堂里回荡……
这声音传递出中印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中印世代友好的美好祝愿。
临走时,温家宝对同学们说:“我这次给你们带来了1000册中文书和音像制品,供你们学习。愿你们做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
师生们与温总理依依不舍地道别。短短一个小时的交流,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拉瓦尔说:“温总理今天给我们讲述了中印友谊和文化,没想到他对中国书法的阐述如此明了,更没想到他十分了解泰戈尔。我最大的感受是,这像是一次亲人的对话,像是祖孙的交流,感觉很亲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