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上述说法,无论是从人民币国际化、或是人民币汇率即将大幅调整、抑或是促进大陆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角度来看,人民未来升值的趋势显已无法避免。观察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公布人民币汇率改采参考一篮子货币而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并进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已大幅升值将近26%(统计至2011年1月24日止)。即使是从去年6月19日中国政府重新让人民币与美元脱勾至今,累计也上涨接近4%。种种迹象显示人民币升值已是长期而非短期现象。
从学理上来看,一国币值的强弱与一国经济实力与外汇储备多寡有显着的关系。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表现一直都非常强劲,经济成长率年平均都将近两位数,即使2008年遭遇金融海啸的冲击,经济成长一度出现危机,但在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扩张性货币及财政政策大力救市下,2009年仍有9.2%的成长,2010年更强烈回升到10.3%的两位数成长。经济强劲的表现加上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也使得中国大陆大幅累积外汇储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2.85兆美元,除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外也高居世界第一。中国在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及优异的经济表现当下,人民币未来确实有大幅升值的本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大陆基于健全经济发展及稳定金融的考量,仍未全面开放资本进出。资本帐管制的结果,使得利率及汇率仍无法全由市场自由决定,也使得人民币无法达成完全的自由兑换。换言之,人民币的升值空间也会明显受限。另外,中国经济目前虽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内部结构问题不少,例如城乡发展的差异化、沿海内陆发展不均衡、金融市场不够健全、贫富差距愈来愈大等等,若贸然让人民币升值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
除此之外,在放手让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中国大陆也需面对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包括出口竞争力可能大幅下降、企业成本大举增加可能提高企业经营风险、庞大外汇存底可能大幅缩水等,而更值得留意者为中国大陆目前节节高涨的通货膨胀问题。
2010年11月,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曾一度高达5.1%,远超过中国设定的3%警戒线,加上国际原物料价格居高不下,未来通货膨胀问题可能持续困扰中国政府。而短期人民币的升值或许可以舒缓进口物价压力,但长期却可能进一步推升物价。这些情况或许都是中国在面对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所需特别留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