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国方案"助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18-11-26 09:47:32


  中评社北京11月26日电/随着中国一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中企正积极“走出去”参与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方案”为合作区发展增添动力。

  “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模式之一。”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刘民强日前在广西南宁市表示,中国国内产业园区发展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集约型的科技园区、创业园区过渡的发展过程,探索出园区产业链逐渐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有效释放的“中国方案”,这些经验成为中企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优势。

  刘民强说,中国政府鼓励中企根据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的经贸合作产业园区。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至2018年9月,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一共113个,项目覆盖46个国家。园区累计投资达366亿美元,总产值超过100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的税费超过30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近30万个。

  “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涵盖资源加工、制造加工、农业加工、商贸物流、科技研发等多种类型。”刘民强说,经过多年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从产业合作、融资咨询等多方面提升服务质量,部分园区已成为中国和东道国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

  作为中国和马来西亚合作的旗舰项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近年来在两国的产业合作、毛燕输华、通关便利化、金融服务、科技教育和人才培训方面积极探索。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赵越介绍,中央财政连续五年给予中马钦州产业园区8亿元人民币的财政补贴,至今共投入44亿元。广西官方赋予该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当于地级市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并每年补给一至两亿元人民币产业扶持资金。

  马中关丹产业园方面,马方政府投入60亿元人民币用于维护基础设施、道路、供水等建设,同时给予入园企业10年至15年税务优惠政策。

  “我们不能简单把中国的园区建设方案照搬到境外经贸合作区做规划,而应以中国经验配合东道国实际条件做规划。”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有限公司负责人范志明说,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印尼设立的第一个集工业生产、仓储、贸易为一体的经济贸易合作区,以汽车、摩托车配件生产为主导。

  “我们把园区的每个路灯都做成导航,它可为入园投资者提供道路导航、企业信息介绍等服务。”范志明说,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被规划为智慧型、科技型园区,将中国先进信息技术“移植”园内,帮助园区实现智能化。目前,该园区正进行二期建设,年产汽车约110万辆,摩托车1000万辆。

  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招商引资部总经理宋哲说,中国产业园区建设经验得到东道国的支持。白俄罗斯官方通过法律形式为中白工业园入园企业提供税收、土地等多方面优惠政策。

  刘民强表示,中国商务部将创新政策支持,搭建双边合作平台,加强与东道国沟通协调,建立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在对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为合作区提供有益支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