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需要重视民营经济
南方日报: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如果说邓小平南方谈话揭开了市场经济改革的大幕,现在的改革和上一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难点在哪?
厉以宁:现在的改革和20年前邓小平南方谈话时的形势不一样了。当时,人们主要争论的问题是要不要改革,而今天的问题已经明摆着,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改革也已经到了这个程度,讨论的是怎样把改革的工作继续做下去,更主要是从哪些方面着手。
今天,我们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不能再靠“摸着石头过河”,“水深了”已经摸不着“石头”了,这就需要顶层设计。
南方日报:您认为有哪些问题需要讨论顶层设计前取得一致认识?
厉以宁: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问题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认识。过去我们常说,无农不稳,这话是对的,到现在仍然有效,没有农业,社会就不能稳固。但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再加上一句,无“民”不稳,这个“民”就是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社会是不大安定的。为什么呢?就业问题怎么解决?你就业问题不解决的话,中国社会能保持持久的稳定吗?
解放思想缩小城乡区域差异
南方日报:如果说二三十年前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现在改革还有没有解放思想的问题?
厉以宁:现在同样有。过去我们经常批判“小富即安”,今天同样需要这样。我们现在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不能满足于改革取得的成果,要继续改革。改革越往前走,就越往深层次发展,就一定要有一个通盘的设计,城乡的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都需要做。
南方日报: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这一轮改革中,您对广东有怎样的期许?
厉以宁:我希望广东未来在两个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一是总结乌坎村事件处理的经验,这个可能会为全国社会管理方面作出贡献,广东在乌坎事件的处理上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二是广东的民营经济发展得非常好,而全国范围来看,民营经济也有很多需求。广东靠自己的政策让民营经济取得更大的成绩,这也是广东给全国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