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这是习近平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共同步入会场。 |
中评社香港5月10日电/中国大规模的“一带一路”倡议将重塑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研究。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5月1日发表专题文章称,贸易是“一带一路”倡议最核心的关注点,但科学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自然》周刊的一队记者动身出发,在“一带一路”倡议瞄准的各块大陆上,研究该倡议是如何塑造研究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的。在过去6个月中,他们采访了100多位研究人员、毕业生、决策者以及监督政府的组织,记录了中国的活动带来的光明前景以及潜在问题。
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
2018年11月的一个寒冷早晨,阿什拉夫•伊斯兰身处距离他在温暖的孟加拉国的家人3000公里远的地方,滔滔不绝地谈论在北京遇到的科研机遇。
伊斯兰正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技术。废水在孟加拉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他说:“我们在国内有良好的设施,但这里的设施与我以前使用过的完全不同。”
来自缅甸的博士生泰昂波正利用中国提供的奖学金,在北京研发利用微生物从低品位矿石中提取铜的方法。如果他的项目获得成功,可能有助于延长缅甸铜矿的寿命。研发取得突破还意味着他的国家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他自豪地说:“这就是我来这里的原因。”
泰昂波和伊斯兰是来自几十个国家的1300名研究生中的两位,他们在北京进行不超过4年的研究,帮助解决他们国内的科研问题。中国科学院与总部设在意大利东北部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合作,设立了“中国科学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奖学金计划”,每年资助200名奖学金获得者。但这不是普通的奖学金计划,这200人中的每个人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小部分。中国已经与127个国家就“一带一路”倡议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世界很多地方,中国政府、企业和当地商业合作伙伴一起修建高速公路、设计高速铁路、开采化石燃料储备、启动发电厂、建造空港和海港。这都是中国构想的宏大倡议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