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搜索距离上,它与E-2D预警机有较大差距,但是“闪电Ⅱ”拥有较快的飞行速度和很强的隐身能力,这是固定翼预警机所不具备的。
这就意味着在未来战场上,“闪电Ⅱ”不仅能进入敌防空区实施攻击,还可以通过编队执行远距离侦察任务,成为美军全球信息栅格的前沿侦察监视节点。
若单枪匹马,“闪电Ⅱ”空战性能并不很出色。它突出的地方,在于具有作为信息节点支撑体系作战的能力。
“闪电Ⅱ”研发之初,设计者就有考虑:允许各作战系统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一个由中心计算机统一管理的“作战体系”。具体地说,就是通过高速数据总线,将通信导航与识别系统、有源相控阵雷达、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电子战系统、光电瞄准系统联成一体,为其他各种部署在前沿的作战平台提供相互连接。
从这个意义上讲,“闪电Ⅱ”不仅仅是一种战机,它更是一个平台,可以与其他单位共享信息。在美军的作战体系中,该机能够与空军的预警机、海上的“宙斯盾”战舰等其他武器装备共享信息,也可以把地理坐标等数据提供给某个具体的武器单元,引导后者实施攻击。
不仅如此,“闪电Ⅱ”还具备一种功能,那就是可以把盟友的F-35战斗机也融入作战体系。它们之间可以共享作战信息,如共享一份通用作战图,从而在战术或战略上变得更具战斗力。
两次坠机并非偶然,折射出其存在软肋和短板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尽管“闪电Ⅱ”号称能够执行作战飞机的全部任务,但万金油式的“全能”在成就其优势的同时也成为其软肋。
一是“闪电Ⅱ”缺乏超机动和超声速巡航能力。主流观点认为,由于机动性不足,它在视距内空战格斗中并不占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