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20日电/今年是中欧建交45周年,又恰值全球性疫情带来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这是对中欧关系的考验,同时也对中欧合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期待。9月14日,习近平主席与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以及欧盟领导人的视频会晤,推动系列合作项目签署,为当前和今后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提出重要指引,注入更多动力。这必将进一步推进中欧合作,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增添更多确定性。纵观中欧之间合作,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政治的考量,同时也是当今国际政治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的必然选择。
中国网发表中国人权研究会研究人员、博士齐明杰文章表示,中欧合作是世界两大文明的交相辉映。分处亚欧大陆两端的两大古老文明,均为当今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均在人类社会迄今四种文明形态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中欧分属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但这并未影响双方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影响。
长期以来,东西方这两大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和传说,也对当今世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产生于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社会文化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的推进,以及对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源于欧洲的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发扬光大,并逐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实现了中国化。
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今天,中欧两大文明之间相互交流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人类文明多姿多彩的底色,也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正是在法国世界教科文组织总部访问时首次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思想。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大古老文明,尽管中欧之间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各异,但这丝毫不能影响中欧之间在文明、文化上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文章分析,中欧合作是应对疫情危机的现实选择。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过程中爆发的百年未有之重大疫情。无论超级大国还是蕞尔小邦,无不面临着巨大的疫情应对危机、社会治理危机和经济社会恢复的重压。
作为疫情最先爆发的国家,中国在一月份疫情刚刚爆发时,即收到包括法国、英国、德国欧洲国家的慰问和物资捐赠。同样,当中国疫情应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而欧洲成为第二个疫情震中之时,中国向欧洲伸出了无私的援手,先后向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派出医疗队,中国医疗专家多次与欧方医疗专家远程会商诊疗方案,并向欧洲提供了大量医疗防疫物资。
如果说在疫情防控之中中欧双方加强团结协作至关重要,那么在进入后疫情时代之际,为了进一步激活经济,重启经济社会发展,中欧之间则有着更多相互合作的空间和必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盟第二季度经济依然呈负增长。相比之下,中国不仅呈现正增长,而且依然是全球最具增长潜力、最富经济活力的主要经济体。
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的内需潜力不断挖掘,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两方资源会更好联通,这也为更好推动中欧合作提供了空间和潜力。
文章指出,中欧合作是对“美国优先”的现实应对。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在国际上大力实施“美国优先”战略,已经毁约退群达10多个,超过历届美国政府毁约退群的总和。“美国优先”政策不仅不顾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同样不顾及美国自己传统盟友的利益和感受,比如近年来此起彼伏的贸易争端和加征关税,以及对待“北约”军费问题,支持英国脱欧,对“北溪—2”项目的反对和制裁等等问题,可谓矛盾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