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新基建增强民生领域保障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20-12-15 08:43:33


  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电/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中国民生领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亟待解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能够破除要素流动阻碍、优化资源配置,解决民生领域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短期能够稳经济、稳就业,长期来看,将有效释放经济潜力、增加民生福祉。

  经济日报发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嘉珣文章表示,“满足需求”是民生保障的逻辑起点,但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民生产品供需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新基建中的数字基础设施弱化了空间限制,使优质医疗、教育等民生供给均衡化,而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特点,适合应用于大多数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产品。同时,新基建各项技术具有持续改进和迭代的特点,催生出更多业态和模式,能够在民生领域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在为民众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同时,增强公共服务的经济属性。

  文章认为,尽管新基建中新型数字技术和创新服务模式能够促进民生领域快速发展,但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新基建要与传统基建协同融合。新基建中的各项技术与基础设施并非大部分民生领域的刚需,需要通过与传统基建融合,将新技术“嵌入”公共服务中,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保障能力的作用。新基建核心资产在于其算法代码、软件系统和规则标准等虚拟设施,其形成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和非竞争性,且不会因为产品形态的改变而耗竭,在传统基建构建的产品或服务体系下,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优化需求识别算法,能够覆盖更复杂的公共服务项目。例如,作为传统基建的电网系统,通过新技术将交通、天然气等多种复杂网络系统融合其中,既能助力电力系统整体高效协调运行,又能为偏远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其次,新基建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发挥作用。在新发展格局逐渐形成过程中,新基建应着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新技术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中国农村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仍存在分配不均、购买力不足等现象。新基建中5G带宽速率是4G的100倍,同时具有延时低、收发信令速度快的特点,通过5G网络能够同步传输大量医疗数据,将医疗资源分配突破空间界限,实现偏远地区的远程诊断、远程手术。而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缺失难题,部分地区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物联网设备实现远程教育和人工智能解题等功能,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偏远地区,破解教师编制不足、师资力量不均衡等问题。

  再次,要限定新基建数据的使用范围和参与主体规模。高效的公共治理离不开海量数据的获取和积累,这就涉及对用户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和预测。在新技术应用尚存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应限定其使用范围,加大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的保障力度,避免因过度收集数据而产生的滥用数据或“用户画像”歧视现象。尽管新基建一大创新之处体现在引入“新主体”参与,通过消除不合理的准入条件,改善传统基建领域参与主体少的局面,但在部分民生领域,应该适度限制参与主体的规模。例如,由于乘数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存在,在以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互联网领域通常最终只能剩下数量很少的公司,存在“赢家通吃”的现象。在普通百姓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由此产生的垄断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上升,不利于民生改善。

  最后,新基建要“软硬兼施、虚实结合”。新基建既包括以物质资产、设备构成的“硬性”基础设施,也包含以数据分析、云计算、解决方案等为代表的“软性”基础设施,在做好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增加相关产品和服务实时感知、准确预判、操作执行的能力。例如,在民众关切的食品、药品的运输方面,相关企业既要增添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商品全流程追溯设备,实现从生产到售卖全链条有迹可循,又要通过算法和数据智能识别商品种类和温控要求,实现不同商品智能归类、区别存储和运输;在保障民生安全方面,政府不仅要建立数据存储中心和超算中心用以收集相关行业运行中的数据,还应该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信息回溯、实时监测、异常预警、处理前置等功能,使中国顺利从保障生理性民生需求向破解安全性民生需求迈进。未来,各地还应增加对软件系统、算法代码、标准规则、人才培养等“无形资产”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加大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良性激励调动机制,为新技术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创造便利的基础条件。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