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揭开“黑洞之王”的神秘面纱
http://www.CRNTT.com   2019-11-29 14:08:59


 

  按照科学家们的认知,一颗恒星演化到最后如果剩下的质量太多,即大于3倍太阳质量,则既不能形成白矮星,也不能成为中子星,一旦进入死亡阶段,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这颗恒星在终极引力的作用下持续塌缩,最终形成致密的黑洞。

  “球状星团和矮星系中心或许有中等质量的黑洞,而在星系的中心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比如银河系中心就有一个约400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说。

  “捕捉”黑洞

  神秘又有趣,若龙潜深渊隐藏爪牙,潜行于宇宙星海中。可黑洞本身不发光,天文学家如何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到它们呢?

  答案是间接观测。刘继峰介绍,观测验证黑洞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引力波实验聆听时空的涟漪,进而推知黑洞并合事件,但这仅适用于稀少的双黑洞,即两个星系碰撞合并后产生的两个相互绕转的黑洞。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监测明亮伴星的运动推知黑洞存在,并测量黑洞质量。过去50年里,人们用该种方法发现了约20颗黑洞,质量均在3倍到20倍太阳质量之间。

  原来,黑洞虽然不发光,不过它们身边的小伙伴们实在是太高调,周边的吸积盘或者伴星都表现出异样的“气场”:如果黑洞与一颗正常恒星组成一个距离较近的双星系统,黑洞就会露出狰狞的爪牙,以强大的“胃口”直接把这颗伴星上的气体物质吸过来,形成吸积盘,发出明亮的X射线光。这些X射线光如同这些物质被黑洞吞噬前的“回光返照”,而就是这一“照”,成为天文学家这些年追寻黑洞踪迹的强有力线索。迄今为止,银河系中几乎所有的恒星级黑洞均通过黑洞吸积伴星气体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的。

  按照理论预测,银河系中应该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不过在黑洞双星系统中,能够发出X射线辐射的仅占一小部分。当黑洞和它的伴星距离较远时,我们的“大胃王”也会表现出平静温和的一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