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26日电/黄河宁,天下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有了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聚焦解决黄河流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明确了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主持人
本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黄河流域治理方面,我国实施了哪些重大治理保护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连煜(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局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布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等农产品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也是一条举世闻名的复杂难治的河流,资源禀赋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流域省份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不平衡不充分情况突出,同时水资源贫乏,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矛盾尖锐。
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整体来看,我国黄河流域治理经历了从区域到流域、从单要素到多要素的发展历程。2005年之前,随着流域尤其是湟水、汾河、渭河等主要支流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支流人口产业集中、污染严重并影响黄河干流水质,“十五”期间黄河中上游流域被纳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范畴。“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基础上,全国环境保护规划对黄河流域大气、固体废物等环境要素强化实施分类管理,同时针对黄河源头区水源涵养能力严重下降等问题重点推进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修复等专项工作。2015年后,黄河流域进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阶段,各省份由“环境保护规划”转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从发展的源头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将绿色发展和改革作为重要任务进行部署,强调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联动,开始探索推动流域各省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由于黄河河情特殊、治理难度大,围绕黄河治理和经济发展需求,黄河流域长期采取的“治理”“开发”河流措施,持续产生了水资源供需失衡、过度开发和河流高强度管控情况,加剧了流域水危机和生态失衡,并成为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重大制约因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贯彻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原则,着力破解黄河流域的突出矛盾,是新形势下黄河保护治理的总体要求和重要举措。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落实《纲要》“1+N+X”要求,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格局,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成为指导黄河流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纲领。
70年间,人民治理黄河在攻坚克难中破浪前行,强化水患治理,科学保护和开发。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体系,优化实施调水调沙,黄河下游主河槽最小过流能力由4300立方米每秒提升到5000立方米每秒,通过用水配置管理和水量调度实现黄河干流供水2200亿立方米和下游23年不断流。经过多年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呈现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态势,2020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0.23万平方千米,减幅43.51%,通过三门峡、小浪底水库拦沙及调水调沙运用,有效减缓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抬高。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保障了黄河伏秋大汛岁岁安澜。黄河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流域生态环境显着改善,黄河干流全线达到了III类水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重要生物栖息功能面积占比增加到60%,自然保护区鸟类增加到371种。
黄河治理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成果尚不稳固,生态环境脆弱仍然是黄河流域最大问题。长期以河流控制和经济用水为最大满足需求的黄河开发治理模式,产生了流域生态系统损害和失衡问题,比如,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超一般流域40%的生态警戒线及国家黄河水量分配管理要求,河流生态流量与保障问题突出,过度用水和高强度河流调控对流域水规律和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黄河源区75%的退化草地和53%的沙化土地尚未得到功能性修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面临挑战;流域保护和发展受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复合影响;产业结构偏重和高质量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流域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等。
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紧紧抓住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强化流域监督管理,依法推进黄河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联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协同治理、各类活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加强源头管控,推进污染减排、生态扩容,推动低碳循环产业经济发展。二是统筹推进污染综合治理和环境整治。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协同共治地表与土壤地下水污染;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能力建设,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开展生态环境状况和保护成效评估,推动流域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和水环境承载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加强能源富集区污染风险防控。三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建设。构建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各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压实地方和行业管理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聚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推动全流域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四是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探索建立“监管+督察”模式,强化重大规划与重点建设项目源头管控,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制度和重大问题发现解决机制、跨省生态环境影响会商机制和突发水污染事件工作机制。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主持人:黄河流域相关省份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贾若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近年来,黄河流域相关省份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要求,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明显进展。
黄河流域相关省份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整体生态格局。三江源国家公园入选第一批国家公园,相关省份正积极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黄河口国家公园,逐步构建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黄河流域发展提供基础性生态支撑。同时,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正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2021年河南省与山东省、甘肃省与四川省率先建立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并签署相关协议,进一步明确了“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如何补、如何管”等横向生态补偿核心问题,架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桥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拓展了资金来源渠道。
黄河流域统筹上中下游、协调左岸右岸、联动干流支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初步形成了协同大治理格局。一方面协同治水控沙成效初显。黄河流域相关省份协同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上游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中游入黄泥沙量大幅减少,下游地上悬河河床基本稳定,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从1990年的41.49%提高到2020年的66.94%。另一方面,统筹治污减碳,环境污染明显好转。相关省份坚持水中问题岸上治、岸上问题系统治,推动污染联防联控、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2013年至2021年,黄河流域国控断面优于III类水体比例从58.1%上升至81.9%,黄河水质显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