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10日电/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接近3亿人,帮助他们错峰返城就业,努力提高其就业质量,不仅是畅通劳动力生产要素流动、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确保经济稳健运行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让农民工更好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是加快城乡融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方面。
如何帮助农民工返城就业?
把服务做在前。农民进城务工,多半靠“人拉人”。过了正月十五甚至出了正月,他们才从老家出发,先进城落脚,再找老乡介绍。一边是企业等着招人开工,一边是农民工四处打探消息。人托人效率低,两边都不划算。近年来,随着车站招聘会、列车招聘会的出现,不少农民工可以做到下车就进厂上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招聘”已日益普遍,相关部门不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互联网招聘多渠道铺开,让农民工在家线上找工作。
把政策送上门。扶助农民工就业的好政策不少,但没有百分百送到农民手中。比如,专项培训如何报名,哪些培训是免费的、哪些有补贴,很多农民工对此一无所知,更谈不上用足、用好。为此,相关部门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采用传统的发放资料、上门宣讲等手段的同时,可以迎合农民信息获取习惯,梳理就业创业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介,以漫画、小视频等简单易懂的形式在朋友圈、抖音等平台传播。当然,要重信守诺,说到做到,执行政策不打折扣。
牵住创业这个“牛鼻子”。随着越来越多的能人返乡创业,更多农民工喜欢在家门口就业。相关部门要重视、开掘这股就业“潜能”,抓好创业孵化工作,为那些有创业计划的农民提供场地、资金等政策支持,开展创业指导、跟踪扶持等服务。
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一方面,加大对“黑中介”“假老乡”“乱收费”“扣证件”等招聘乱象的整治;另一方面,对外公布人力资源市场、职介中心、人才中心、维权热线等公共信息,让农民工能顺利地找到靠谱中介和维权后盾。
完善就业保障体系。随着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从事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代驾这些“新职业”。当前这些新就业形态在劳动用工、社保等方面还缺乏相关的制度规定,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例如,快递员究竟应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居民养老保险?当骑手遇到交通事故时,是否可认定为工伤?网约车司机与平台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相关部门应加快相关就业形态的立法研究,为新就业形态人员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让农民工们能干得舒心、干得安心。
人才,尤其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岗位、员工队伍稳定,有利于企业抓住商机,占得先机。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能又快又好地将援企稳岗补贴发放到位,帮助困难企业不裁员、少裁员。
40多年来,广大农民工告别亲人故土,在他乡挥洒汗水。大江南北,他们奋战在每一条流水线、每一处建筑工地,让一座座城市走向繁荣。中国经济实现腾飞,农民工功不可没。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能让城市村庄更好地携手奋进,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李心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