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19日电/日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举行,标志着该项目由此前成员国制造零部件的建设阶段,正式转换到装置组装阶段。
人民日报发表记者吴月辉述评文章表示,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7方30多个国家共同合作。目标是通过建造反应堆级核聚变装置,验证和平利用核聚变能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可行性,把“人造太阳”从梦想变为现实。可以说,这一计划承载着人类和平利用核聚变能的美好愿望。
文章指出,当前,全球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许多科学问题的范围、规模和复杂性不断扩大,远远超出单一国家的能力,国际大科学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对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来说,投资强度高、多学科交叉、实验设施(设备)配置昂贵、研究目标宏大,其复杂程度、经济成本、实施难度、协同创新的多元性等,都超出一国之力,需要通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来实施。
比如,ITER项目预计建造期约需130亿欧元;正在筹备建设当中的中国大型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预算高达300亿元人民币……如此巨额投资仅靠一个国家的财力远远不够。
此外,作为人类从事最前沿研究、集成系列最极限研究手段的“超级平台”, 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面临工程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双重挑战,需要多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贡献智慧。在合作过程中,不同国家的评审程序、国际化视野,也会使项目的可行性、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通过合作,各国得以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参与项目科研人员的能力也会在国际平台上得到检验、锻炼和提高。
以中国参与ITER计划为例。从2008年至2017年,在项目带动下,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共部署119个项目,总计安排经费约40亿元,取得了多项国际和国内一流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核聚变领域处于与国际同等甚至某些方面领先的地位。同时,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平利用核能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让我们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文章强调,如今,人类社会正面临诸多共同挑战,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来应对。作为解决全球关键科学问题的“利器”,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还应继续扩大开放,强化国际合作。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会积极参与合作,与国际同行齐心协力,合力突破重大关键科学和技术,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