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一国两制”在港澳的二十年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保护港澳过渡时期的稳定和主权平稳移交;有利于保障港澳的人心稳定和经济繁荣;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和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全局;还有利于中国在学习和借鉴中,逐步走向富强、文明、民主、法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旨在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弘扬文化自信和建设世界一流人文湾区,这是“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篇章和其具体内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又一重大探索。
二是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域和三种法律体系”独特制度环境下的跨区域合作。因此,建设走在世界前列的湾区,要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新要求,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加强营商规则对接和合作机制创新,推动湾区形成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协调发展新格局。“一国两制”将有助港澳利用其特殊的制度优势与内地城市互补,将其金融、法律、会计、物流等专业服务辐射珠三角城市,进而带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同时也为大湾区对接国际规则提供更加灵活的制度安排。
三是释放“一国两制”的最大红利。“一国两制”是保持港澳稳定繁荣、促进珠三角经济崛起的重要制度红利。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在港澳的辐射带动下,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转变,成为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珠三角许多地区的迅速崛起,不仅是分享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体制红利、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接轨的开放红利,以及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红利的结果,更是因为占据了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分享了“一国两制”港澳繁荣稳定的制度红利,并且这种红利还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建设而持续释放。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实践“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专章中提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全球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涵盖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珠三角九个城市群,并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这个特性,成为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湾区。如何善用“一国两制”之利,发挥港澳广深四大中心城市核心引擎作用,是进行战略协同优势对接、互补长短齐心合力共建世界一流湾区的关键。其中,历时15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三种法律制度下建设完成的,是粤港澳三地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前提下,既跨越制度和规则差异,又充分利用三地优势,智慧性地把事情办成,堪称实践“一国两制”的一个绝佳范本④。总结其成功经验主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