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浪费变消费是双重价值创造
http://www.CRNTT.com   2020-12-04 08:30:39


  中评社北京12月4日电/不久前,“二手闲置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元”登上热搜,折射出闲置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

  从延伸数百英里的美国127长廊,到英国伦敦的波多贝罗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巴扎集市,欧美国家交换旧物的“跳蚤市场”早已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及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

  我国旧货行业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缓慢,仅有古董市场、校园书市等较为垂直的实体市集。“卖一麻袋书的钱,只能买得起一个麻袋”“用不完的婴儿用品,只好等亲友有需求再送”……类似的生活场景折射出旧物处理一度遭遇的尴尬。长期以来,出于“要买就买新的”思维惯性,用不上的旧物要是无法送人,要么攒在家里,要么一弃了之。

  闲置物品线上交易平台走红,填补了线下空白,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闲置物品交换,就是要让物品在成为垃圾前再次流动起来,延长生命周期。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垃圾回收再利用是“寻找放错地方的资源”,闲置物品交换则是“让资源一开始就不放错”。

  对于现代人而言,“买买买”的消费热情和“断舍离”的生活哲学存在必然张力,而闲置物品交易正是弥合这一矛盾的可行办法。以年轻人为代表,他们在尝鲜消费中不断体验潮流,在更新换代时转售旧物,买与卖的需求持续旺盛,消费观念展现出“喜新而不厌旧”的可喜变化。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不必苛求买新用新,好用上手即可;对于那些高体验性、强符号性的奢侈品,通过交换也能完成“体验”,岂不美哉?这种注重品质且经济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消费理念升级的表征。

  搅动闲置经济一池春水的,是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互利共赢、两全其美。一边为了物品不砸在手里而及时处理,一边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捡漏,共同推动有买有卖的良性循环。减少浪费不只在食物领域,在吃穿用度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借助闲置交易实现物品利用最大化、绿色化。另一方面,闲置经济在做“减法”的同时做“加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让库存变供给、将浪费变消费,可以实现人们所说的“双重价值创造”。

  当然,总体而言,传统跳蚤市场有地域、物品种类限制,也有交易环节的不透明。互联网平台的参与,为跳蚤市场插上了翅膀。尤其是C2C交易中“多对多”的去中心化互动方式,形成了覆盖面广的货物渠道与消费群体,强大的数据能力帮助供需精准匹配并形成垂直的群组,通畅的线上沟通确保货物情况更加透明……相关平台立足打破信息、偏好、资源的不匹配,最终使得二手物品交易平台超过了任何一个线下的跳蚤市场,撑起了千亿量级的产品交换和上亿量级的人员参与。

  闲置经济是共享经济,更应该是信用经济。一旦诚信的堤坝遭到腐蚀,势必会抬高交易门槛、恶化交易环境,进而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柠檬市场”现象。如何应对卖家以次充好、胡乱定价、缺乏售后、刷赞互评等问题?平台方要当好“市场管理员”,压实监管责任、加强惩戒力度,做好提升信任的第一责任人。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田卜拉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