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29日电/7月下旬以来,债市行情悄然生变,利率债与信用债强弱切换。从历史上看,信用债走强往往是牛市进入下半场的征兆。当前利率下行处于哪一阶段,大类资产投资该如何选择?本期栏目请民生加银资管固收部执行总经理李连山和宏信证券固定收益总部研究负责人臧旻讨论。
宽信用预期打乱行情节奏
中国证券报:本月下旬以来,债市行情出现新变化,长期利率债较快调整,信用债表现则有所回暖,原因何在?
李连山:今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约40BP,同期限国开债收益率自高点下行近100BP,背后原因众多,主要有:3月以来贸易形势变化,避险情绪升温;人民银行多次降准;公开市场利率未继续上调。随着宽信用的信号强烈释放,市场对未来政府债务风险的担忧减轻,对经济的企稳甚至好转预期升温,避险情绪的降温导致利率债调整较快,资金转为配置前期因去杠杆被错杀估值的信用债,信用利差及信用等级利差缩窄。
臧旻:今年上半年长端利率债行情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货币政策有所松动,叠加信用紧缩背景下,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不断下降。从过往利率周期来看,宽货币与紧信用组合之下,无风险利率的行情通常会比较流畅。但问题在于,今年市场配置力量的疲软,以及交易盘头寸的过度集中,导致利率下行的速度比较快,预期过于超前。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次在经济增长的“韧性”并没有完全证伪的情况下,10年期国开债的中债估值下行幅度已经超过了100BP。在这一过程中,中低评级信用利差仍然是扩大的,这与以往的信用定价逻辑有所不同。在此前的利率周期中,信用利差变化更多反映的是流动性溢价变化,而本次信用利差扩大,主要反映的是对企业信用违约的担忧,由此造成信用溢价部分大幅上升。
目前宽货币的预期已打得很满,下一阶段就是出台各类政策组合拳以对冲信用紧缩的局面,宽信用将是必经阶段。现阶段市场的核心逻辑就是各类利差,按照信用等级由高到低,逐步修复的过程。因此近期长端利率走势的大幅波动,反映的就是上述市场预期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