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18日电/日前,人社部公布《201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0901亿元。这也是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首次突破5万亿元。
新京报发表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文章表示,养老基金结存额的增加,是国家统账结合、投资运作等多项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中央调剂制度提供了可能性与政策实施空间。随着中央调剂制度的逐渐成熟,养老基金的代际缺口将随着结存额的不断增加得到有效解决。
不同地区之间养老基金收支状况差异较大,一直是各省份足额支付养老金的最大威胁。据人社部公布的养老基金数据,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基金结余占比较大,东北三省等地基金收不抵支的现象较为严重。受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劳动力流动呈现从中部、西部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发达地区作为劳动力的流入目的地,职工的养老缴费比较充沛,养老保险基金较为殷实,缴费率较低,没有历史隐性债务问题和养老金缺口问题。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养老金压力较大,因而缴费率也较高,政府与企业、个人的负担都较重。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国务院于2018年5月3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要求在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建立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对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文章认为,人社部此次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养老基金结余数据显着增加,主要得益于中央调剂制度的实施。
中央调剂制度,能够有效帮助贫困省份摆脱纳克斯所称的“贫困恶性循环”,增加养老基金结余。纳克斯认为,资本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供给与需求的双重作用会使因资本缺失导致的贫困问题日益加剧。养老基金同样存在“贫困恶性循环”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因为劳动力禀赋原因,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现象严重,为了应对养老金缺口,政府需要进行更多的财政补贴,因而用于经济建设的投资就会变少,同时因举债造成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两者均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构成恶性循环。中央调剂的作用,能够解放当地财政,不必受养老基金压力的负累,可以进行更大力度的财政刺激政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中央调剂制度还成功提高了区域间的养老基金配置效率。由于养老基金账户并不属于各地政府所有,也不得用于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因此结余较多地区的养老基金往往处于闲置状态,基金缺口较严重的地区却需要更多财政补贴进行补偿,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中央调剂能够让结余的养老基金得到更广泛的流动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文章指出,养老金缺口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内部存在的问题,但该问题的解决只可“慢补”,不可“快填”。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性,使得有一大批人在未履行义务的情况下获得了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从而形成一个较大的代际缺口。这个缺口如果仅仅通过财政短期弥补,将会压缩财政政策的空间,不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因此,通过中央调剂、统账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养老金足额发放的原则下,逐步增加基金结存额,才是最可行的办法。
另外,在养老基金结存额的增加上,资本市场的保值增值工作也同样功不可没。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公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已达1845亿元,年投资收益达9.68%。未来养老基金的投资标的可以向国企债券、政府建设债券、国债等方向进行有益尝试,在稳健投资的前提下增强资金的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