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中国副总理、美中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华盛顿举行新一轮美中经贸高级别磋商。(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评社香港10月13日电/5个月低迷期之后,美中经贸谈判终于取得了进展。这是一个预期内的不错结果,打破美中经贸关系好几个月以来的僵局。取得这样的进展原因是多方面的。
美国《侨报》10月12日载文《美中商谈有进展,但尚未到开香槟时》,文章说,首先,双方都进行了一定的“让步”。特朗普一直在扬言一定要达成符合美国利益的综合性协定,这根本不符合一份平等协定的精神,在双方分歧明显地情况下也是不现实的。这轮磋商前,中国主动购买了一部分美国农产品,解决了美方的一部分顾虑,给出了一个积极的姿态,磋商时也就美国最为关切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讨论;而特朗普也接受了“部分协定”,幷同意10月15日的关税措施暂不生效,努钦也表态考虑取消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指控。双方各自找到了可以让步的角度,让第一阶段协定的达成成为可能。
第二,美中面临的现实状况让双方都非常希望能够达成协定。持续了一年多的贸易战和可能进一步升级的前景,不仅让美中经济、民众都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影响到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中方明确承认企业在贸易战中受到损失,猪肉飞涨等现象是普通民众受贸易战之害的明证。特朗普虽然一直强调“关税负担”由中国承受美国不受影响,但美国农民、其他行业协会、美国商界幷不这么认为,他们关于尽快结束贸易战的呼声越来越大。而且特朗普的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姿态,毕竟他本人曾经因为考虑“美国民众的圣诞礼物”推迟了部分关税措施的生效日期。现在美国经济状况还不错,但2020大选年增长可能减速的预期让谋求连任的特朗普非常希望与中国达成协定刺激增长。另外特朗普所遭受的弹劾压力可能也会让他更希望在美中贸易协定谈判中取得进展。
这次达成“第一阶段协定”,令外界松了一口气。鉴于一系列必然和偶然因素所导致的对这一轮谈判的预期不高,这份“第一阶段协定”可以算作一个惊喜。10月15日的关税措施取消,贸易战暂时停止升级,让整个市场有了喘息之机。关于知识产权等老大难问题的进展,给双方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农产品购买扩大,满足了美国农民的销售需求和中国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一定程度上属于“双赢”。根据特朗普的说法,智利元首峰会后,双方会开启第二阶段的谈判——较为和缓的谈判节奏、元首峰会带来的火花对于接下来谈判的促进作用,可能会激发美中经贸磋商中新的进展与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