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提升养老护理服务的供给质量势在必行
http://www.CRNTT.com   2019-10-26 08:14:07


  中评社北京10月26日电/日前由人保部、民政部联合颁布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在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要求、入职门槛、职业空间以及晋级时间期限等方面做出了重大修改,这是对行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做出的及时回应。

  中国网发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陈建伟文章表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养老服务产业被称作为“银发经济”,据估计市场规模达到了数万亿。养老服务业的巨大需求,与中国人口和家庭结构密切相关。传统上,中国的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上一代抚养下一代,下一代赡养上一代。然而计划生育政策约束了人口生育率,产生了大量独生子女家庭。

  随着独生子女的服务逐渐进入老龄期,家庭养老负担存在超重的趋势。据估计,到2050年中国将有3亿独生子女家庭,如果每个家庭平均花费5万元用于购买养老服务,那么整个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如果考虑失能老人的特殊照料要求,这一市场规模将会更大。

  文章称,业内人士非常看好养老服务行业前景,大量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纷纷涌入行业,目前起步阶段是以房地产企业唱主角。尽管房地产企业进入养老产业的时间很短,但是房企具有的资金、运营和物业资源等优势,未来很有可能实现新的盈利模式。

  而且,中国正在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点养老服务体系,监管层也开始在保险公司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未来“以房养老”的新模式有望逐渐落地。据统计,目前涉及养老产业的32家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建设高端养老机构、为老年人量身定制高端养老项目,打造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和居家养老等一系列养老服务。

  文章指出,尽管“银发经济”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但是大量投资者尚未实现盈利,行业的盈利前景迫切需要顺势提升。除了投资者自身需要创新盈利模式以外,政府也需要出台有效的政策来加以解决。由于养老护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取决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而私人资本难以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充分的在职培训投资。

  原因在于,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长期以来缺乏多元主体的持续投入,大量从业人员是以灵活性就业或半正规就业的方式来提供养老护理服务,因此从业人员流动性强、稳定性差。高灵活性和流动性的从业人员队伍,市场主体往往不愿意增加职业技能培训投资。因此,政府不仅仅要规范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要弥补市场失灵所造成的从业人员培训不足,增加高质量养老护理人员的供给。

  快速发展的养老护理服务业提升了对护理服务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推高了从业人员的工资。但是,单纯提高工资未必能够进一步激励劳动力供给和改善服务质量,反而可能会加剧行业熟练劳动力供给不足。应当要从工作时间、劳动强度、职业保障等维度出发,改善职业环境,让养老护理职业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以此激励更多高质量劳动力供给。

  某种程度上说,养老护理服务是老龄化社会的刚需。为了顺应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环境必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供给才能有保障,才能实现从“保基本”向“提质量”的转变。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