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把握新消费的发展契机
http://www.CRNTT.com   2020-04-09 08:24:10


  中评社北京4月9日电/旅游企业跨界做电商,银行APP跨界线上问诊、直播课堂,金融机构跨界做外卖,加油站开始卖菜……疫情期间,许多新消费场景持续涌现。企业跨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为更好满足疫情防控需要、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注入了强大力量。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新消费场景的涌现,表面看是企业主动填补需求缺口、转换产能供给,实际包含着打通产供销环节、畅通经济循环的发展逻辑。无论从需求侧还是从供给侧来看,新消费的崛起,企业跨界的流行,都可以为经济恢复输送强大动能。

  总体而言,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可控的。疫情发生时,一些消费被抑制和冻结起来,但消费需求并不会因为疫情而消失。有的会因为疫情的短期冲击而延后,有的可能需要创造更合适的条件才能实现。蛰伏的需求,换个角度看就是潜在的新消费契机。只要辅之以恰当时机和适合条件,新消费就可以快速涌现、快速迭代,为经济增长带来持续动力。

  新消费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实需求是促使其产生的有利因素。疫情抑制了传统消费,“宅”成为特殊时期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也为“宅经济”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网上消费因此而旺盛起来。疫情期间,有一些生活必需的行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物流行业就是其中之一。大健康、线上办公、数字娱乐等,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这句“硬核”宣示,正是供给端响应新消费崛起、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一个生动写照。“汽车牌”口罩火速上线,饮料厂家生产消毒液,服装企业生产防护用品……一些具备跨界实力的企业发挥自身潜在优势和协同能力,快速改造车间,填补紧缺疫情防控物资的缺口。如果没有这些跨界生产,群众的需求就很难得到快速且较为充分的保障。而疫情结束后,人们对高品质的卫生健康服务、高质量的美好生活会有更多的需求,必将推动消费向新一轮的升级换代迈进。

  “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这不仅是正确看待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冲击的重要认识论,也是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充分释放我国经济发展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的重要方法论。把握新消费的市场发展契机、升级换代契机,有助于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高照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