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国立东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泉忠(中评社 王永雪摄) |
2.甲午战争的后遗症本身除了受害者的经历与记忆外,当然还有民族伤痛与民族存亡等社会集体记忆的层面。这里所涉及的战争,主要指的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长达八年的抗战经历。然而,基于“八年抗战”而构筑的中日“世仇关系”及在中国民族主义凝聚力的议题上不可或缺的“日本”因素,当然还涵盖中日之间的首场战争——甲午海战。
林泉忠表示,甲午战争对钓鱼台列屿命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后因台湾作为战败者的战利品而割让给日本,造成钓鱼台此后数十年未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尤其是日本于甲午胜利五年后的1900年将钓鱼台易为“尖阁列岛”,而1912年立国的“中华民国”因统治范围不及台湾,故对二十世纪伊始日本一直沿用的“尖阁列岛”并未察觉实为钓鱼台。
林泉忠强调,120年前爆发的甲午战争使日本得以占据钓鱼台,也置中国在与日本就钓鱼台主权的争夺战中于不利之境地,并延祸至今。时值“甲午双甲子”,省思源于甲午战争包括钓鱼台问题在内的后遗症,并探讨对今日中日关系的影响,意义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