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施政报告绘蓝图燃希望 对经济民生重承担
http://www.CRNTT.com   2018-10-11 11:31:38


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卢文端(中评社 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10月11日电/林郑特首的第二份施政报告有四大特点:一是以“明日大屿”为代表,为香港发展描绘蓝图;二是事不畏难,经济民生作承担,敢于处理各种“老大难”问题;三是善用“两制”之利,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做好“促成者”和“推广者”角色;四是对任何鼓吹“港独”的行为绝不容忍。施政报告以经济民生为重心,体现了林郑作为行政长官对香港更大的承担、更坚定的信心和迎难而上的勇气,燃点了港人再创辉煌的希望!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250项涉及房屋、发展、医疗、民生、福利等不同范畴的政策,土地供应是重中之重。最受瞩目的“明日大屿”计划,建议在大屿山东面填出人工岛,并构思以大型跨海铁路接驳港岛配合,长远可提供数十万个住宅单位。

  “明日大屿”为香港发展描绘蓝图

  “明日大屿”是香港历来最大规模的一个填海造地计划。《香港2030+》研究指出,香港长远欠缺最少1,200公顷的土地,当中仍未考虑市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明日大屿”计划提出兴建一个约1,700公顷的人工岛,以满足市民长远的居住需求,并且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用地。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大填海方案。

  填海造地一向是城市解决发展及住屋需要的主要手段。深圳过去10年填海造地超过5,000公顷,未来亦计划再填海5,500公顷;新加坡过去10年填海面积亦超过2,000公顷,并计划再填海近5,000公顷。香港在2001年至2015年填海造地面积只有690公顷。以往移山填海有了今日香港,但过去15年填海几乎束之高阁,并未能回应社会的诉求。

  香港住屋以及产业发展过份单一化的问题,主要症结也是在于政府手上无地,难以利用土地储备去调节市场供求,为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资源。“明日大屿”计划是解决香港缺地问题的治本之策,虽然所费不菲,难度极高,但政府依然提出这个大型填海计划,充分显示政府为香港谋划长远的决心。“明日大屿”计划以及施政报告提出的各项多元经济、优质就业政策,以及推动香港投入“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措施,都是着眼长远,为香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事不畏难 急市民所急 解决难题

  林郑特首强调,世上并无完美的方案,就算无法达成共识,都不应成为香港停滞不前的绊脚石,无论在土地供应选项抑或取消强积金对冲亦然,否则会蹉跎岁月,令市民受苦。香港是一个多元社会,利益多元、诉求多元、立场多元,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令所有人都满意,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如果政府施政不能迎难而上,很多“老大难”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决。

  施政报告没有回避难题,在多项困扰香港多年的议题上都作出了更大的承担,提出了解决办法。例如在取消强积金对冲问题上,加强对雇主支援;在增加法定产假上,施政报告亦提出由过去10周增至14周,私人企业新增4星期的产假支出由政府承担;在市民关注的公营房屋供应上,施政报告亦提出调整公私房屋比例至七比三,日后开拓新增土地,7成用作公营房屋,等等。

  施政报告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政府共收到市民的意见书多达12,800份,当中的诉求涵盖不同范畴,施政报告都尽可能回应市民的关注。在房屋问题上,大力拓地建屋,大幅增加公营房屋比例,让市民可以尽快上车;在市民关心的教育和医疗问题上,增拨资源,提升质素;针对近期发生多宗升降机意外,施政报告亦推出25亿元“优化升降机资助计划”,资助有需要的业主优化旧式升降机;以至不少市民关注的动物福利问题,施政报告亦有触及,反映这份施政报告不但急市民所急,且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持份者的诉求。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