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耿国华:以跨代思维 因地制宜做好青年工作
http://www.CRNTT.com   2022-07-08 00:35:05


耿国华
  中评社香港7月8日电(作者 耿国华)习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暨第六届特区政府就职典礼的讲话,对香港的四点希望中特别提到香港青年。习主席说,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日前在“全国青联”影音号上,我又看到特首李家超先生对于香港青年的三点寄望。总结起来,李家超特首寄语新时代的香港青年,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个人竞争力,要明辨是非,不走弯路,不入歧途,提升自我创造价值的能力;其次,青年要心系广大青年,要“小我”融入“大我”,具有团队意识,做优秀模范,团结和影响更多青年人;再次,香港青年人要传承爱国爱港精神,具备国际视野,薪火相传,立足香港,心怀祖国,放眼世界,要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在视讯讲话中,李特首还特别强调,他领导的政府管治团队,正在为香港青年的成长制定新政策,帮助香港青年实现自己的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作为社团领袖,我们应该怎样助力特区政府做好青年工作呢?

  首先,我们要把李家超行政长官对于香港青年的“三点寄语”作为香港青年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前进方向。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特区政府一道把青年工作列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其次,要用跨代思维,换位思考,去理解香港青年人。瞭解每个青年人家境状况和生长环境不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做好引导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绝对不能给予不同理念的香港青年加上标签。因为,习主席“七一”讲话中,曾谈及香港居民,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信仰什么理念,只要真心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只要热爱香港这个家园,只要遵守基本法和特区法律,都是建设香港的积极力量,都可以出一份力,作一份贡献。所以,做好青年工作,必须摒弃印象观点,坚决不能随意给予青年一个“标签”。我们都从年青时代走过来,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爱护青年人就必须以跨代思维、动态眼光,引导和帮助青年人走向正途。

  第三,青年人的价值观形成,与幼稚园小学时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分不开。今天做好青年工作,必须要有前瞻思维,提前从娃娃抓起。建议大力加强内地和香港幼稚园和小学中学阶段的交流,学校和学校、家庭和家庭结对子,做朋友。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香港青年,也有利于内地学生。通过双向往来,我们让香港的娃娃和少年看到祖国腹地的蓝天,同时也让内地的娃娃和少年到全球视野的香港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窗。这样的工作,坚持下来,潜移默化,久久为功,交流双赢,娃娃少年赢,青年赢,香港赢,祖国赢!

  (耿国华,香港山东社团总会副会长、香港淄博同乡会创会会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