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大公报) |
中评社香港1月11日电(记者 卢哲)随着近日香港与内地恢复有序通关,打通海外和内地联系“任督二脉”的香港复常之路愈走愈明朗。随着通关逐步推进,香港接下来如何做好复常的准备和未来的规划,10日多家港媒纷纷通过社评就香港经济、人力规划、长远防疫、产业发展等议题献策。
香港《经济日报》发表社评《把握通关振经济 规划人力防短缺》表示,本港与海外和内地通关后,频传喜讯。劳福局局长孙玉菡透露,新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反应更胜预期,正好显示疫下延揽和保留人才的个别阻力,正迅速消退。不过,要充分把握短中期经济反弹复常,以及长远升级转型的种种机遇,必须做好全盘人力规划,不仅需要积极招揽专门人才,也要克服劳动力错配和短缺问题。
社评指出,要收复疫下失地,尽显本港增长潜能,社会不单要引入、填补或培养人才清单上,资产管理合规、金融科技和创意演艺等跨专业精英,推动各行业前线基层劳动力供求重拾平衡,同样逼在眉睫。社评认为,本地四大行业之中,旅游业尤受疫情摧残,前年只贡献GDP的0.1%,仅剩约2名万从业员,不足正常的1成。今后要接待回流的游客,旅行代理、住宿服务和过境客运等皆要重聘大量人力,难免连锁打乱其他行业运营。有专线小巴商投诉,通关后旗下大批司机转回物流及旅游业,连同回乡探亲者,已流失两三成人手。港府必需时刻与不同业界保持沟通,尝试纾解任何短缺。
社评表示,当局亦要更积极挽留仍在打拼的年轻人,如参考星洲主动伙拍商界提供在职、网上培训,更善用持续进修基金,令人有机会半途转跑道,开拓更光辉前程,也要审慎评估,倘若无从轻易堵塞眼前缺口,引入外劳又会有何影响。
香港《星岛日报》在社评《通关渐入直路 方便‘打针团’来港利大于弊》中表示,本港与内地恢复通关后,连续两天均未用尽通关配额,而且也没出现预期般大量内地客涌港抢购药物和打疫苗的情景,两地跨境人流仍有一段日子才能恢复到疫前水平。港人应认识到通关后内地旅客未必一定蜂拥而至,并重新思量如何展现好客之道,让对方愿意不断前来旅游消费,加快两地经济复苏和发展步伐。 |